奉義的意思、奉義的詳細解釋
奉義的解釋
尊循道義。《左傳·哀公六年》:“吾子,奉義而行者也。”《國語·周語中》:“以義死用謂之勇,奉義順則謂之禮,畜義豐功謂之仁。”
詞語分解
- 奉的解釋 奉 è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舉杯祝酒)。奉獻。奉祀。奉承(恭維,讨好。“承”讀輕聲)。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為圭臬(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奉行故事(按老規定辦事)。 敬辭,用于自己的舉動涉
- 義的解釋 義 (義) ì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正義。義不容辭。義無反顧。仗義直言。 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義務。義憤。義演。見義勇為。 情誼:義氣。恩義。義重如山。 意思,人對事物認識到的内容:意義。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
“奉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遵循道義、秉持正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遵循道義原則行事,強調在行動中堅守正義和公正,不受私利影響。該詞常見于古典文獻,現代多用于形容公正無私的态度。
二、分字解析
- 奉:本義為“雙手恭敬地捧物”(《說文解字》),引申為“尊崇、遵守”。
- 義:指公正合宜的道理,如正義、道義。
三、古典出處
- 《左傳·哀公六年》:“吾子,奉義而行者也。”——意為“您是按道義行事的人”。
- 《國語·周語中》:“奉義順則謂之禮。”——将遵循道義作為禮的核心标準。
四、現代用法
多用于褒揚公正行為,如:
- 司法領域:形容法官“奉義執法,不徇私情”。
- 日常語境:稱贊某人“行事奉義,令人敬佩”。
五、相關成語
- 曲意奉迎:違背本意迎合他人(反義對比)。
- 見義勇為:與“奉義”内核相通,均強調對正義的踐行。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奉義》的意思、拆分、來源及寫法
「奉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通常表示一種奉行正義和尊重道義的行為或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奉」由「大」和「弓」組成,「大」是部首,「弓」是偏旁;「奉」總計有7畫。而「義」則由「豐」和「乂」組成,「豐」是部首,「乂」是偏旁;「義」總計有3畫。
來源
「奉義」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并常被用于描述人們奉行正義、尊重道義的行為。
繁體
在繁體字中,「奉義」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奉義」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他一直奉義為準則,從不做出任何違背道德的行為。
2. 這家公司非常重視奉義精神,緻力于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奉行、奉獻、奉行正義。
近義詞:尊重、守法。
反義詞:背義、違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