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豔;鮮美。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水草則萍藻蕰菼,雚蒲芹蓀……雖備物之偕美,獨扶渠之華鮮。” 唐 韋應物 《觀早朝》詩:“煌煌列明燭,朝服照華鮮。” 唐 康骈 《劇談錄·洛中豪士》:“ 乾符 中, 洛中 有豪貴子弟,承藉勳蔭,物用優足……飲饌華鮮,極口腹之欲。” 宋 劉過 《憶鄂渚》詩:“我離 鄂渚 已十年, 吳 兒 越 女空華鮮。”
“華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更多詳細用例可查閱《漢典》、《滬江線上詞典》等來源,或結合古典文學作品進一步體會其意境。
《華鮮》是一個詞語,意思指的是華麗而新鮮的事物,通常用來形容外觀鮮豔、充滿活力的景象或物品。
《華鮮》的部首是“⺾”和“魚”,分别屬于“⺾”部和“魚”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8畫。
《華鮮》一詞是由漢字組合而成的。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意義。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華鮮」。
古代漢字中的“華”通常是由“⺾”(草)和“⺌”(花)組成,而“鮮”則是由“⺈”(魚)和“前”組成。
1.他穿着一套華鮮的禮服出席了晚宴。
2.花壇中的花朵色彩斑斓,顯得非常華鮮。
1.華麗
2.新鮮
3.華貴
4.光華鮮麗
5.華麗絢爛
1.絢麗
2.富麗
3.亮麗
4.豔麗
5.美麗
1.暗淡
2.平凡
3.陳舊
4.普通
5.樸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