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的表率。《三國志·魏志·劉靖傳》:“宜高選博士,取行為人表,經任人師者,掌教國子。”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國學初興,華夷慕義,經師人表,允資望實。”
(2).指品學堪為表率者。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高視收人表,虛心味道玄。” 清 曹寅 《泛舟虎丘觀獲得菊字》詩:“清歡寄人表,今日寡絲竹。”
(3).《漢書》篇目名《古今人表》的省稱。 唐 劉知幾 《史通·表曆》:“異哉, 班氏 之《人表》也。區别九品,網羅千載,論世則異時,語姓則他族。” 章炳麟 《别錄》:“九等《人表》不足别其名。”
“人表”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個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在品德、行為或學識方面可作為他人榜樣的人。例如:
特指在學問和道德上均值得效仿的人。例如:
此篇為班固所著,将曆史人物分為九等進行評價。例如:
《人表》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一個人的相貌或外表。
《人表》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亻”(人的偏旁)和“表”(主體部分),其中“亻”是表示“人”的偏旁部首,而“表”則是表示“形狀”的意思。
根據漢字書寫規則,根據部首進行排列,我們可以得到《人表》這個詞的筆畫數為10畫。
《人表》這個詞的源自于古代漢語,它最早出現在《爾雅》一書中,作為形容詞使用。後來,它逐漸發展為一個獨立的名詞,用來描述一個人的外表或相貌。
在繁體字中,《人表》這個詞的寫法并無改變,仍然是“人表”。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人表》這個詞,古代的寫法可能會稍有差異,但部首和字形并無太大變化。
以下是幾個使用《人表》這個詞的例句:
與《人表》相關的組詞有:
與《人表》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與《人表》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