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半籌不納的意思、半籌不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半籌不納的解釋

半點計策也施展不出,半點辦法也沒有。 元 馬緻遠 《漢宮秋》第一折:“若是 越 勾踐 姑蘇臺 上見他,那 西施 半籌也不納,更敢早十年敗國亡家。” 元 朱凱 《昊天塔》第二折:“萬騎交馳,兩軍相見,喒手裡半籌不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半籌不納”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1. 元代戲劇:最早出自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往常時我習武藝學兵法,到如今半籌也不納。”。
  2. 其他文獻:元·馬緻遠《漢宮秋》中也曾引用:“西施半籌也不納,更敢早十年敗國亡家。”。

用法與示例


近義詞與反義詞


延伸知識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古典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半籌不納是一個常用的漢語詞彙,它表達了一個人對事情處理不得當或者不在掌控範圍内的狀态。現在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詞的構成和來源,以及它的繁體字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半籌不納的部首拆分如下: - 半:立字旁(亻) - 籌:竹字頭(⺮)和半籌的組合 - 不:一字腦(丨)和口字旁(口) - 納:纟字底(⺲)和内田字旁(内) 來源: 半籌不納一詞最早出現于《史記·卷二十八·樊哙列傳》。後來,這個成語也出現在其他文獻和作品中,成為了一個常用的詞彙。 繁體寫法: 半籌不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半籌不納 例句: 他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半籌不納,導緻了更多的困難。 組詞: 半生不熟、半路出家、籌碼、不可置信 近義詞: 力不從心、束手無策、茫然無計 反義詞: 滴水不漏、心領神會、無所不至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其他問題或者需要進一步的解釋,我會很樂意再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