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迳的意思、山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迳的解釋

同“ 山徑 ”。山間小路。 唐 杜甫 《宿江邊閣》詩:“暝色延山逕,高齋次水門。” 宋 真山民 《曉行山間》詩:“一二裡山逕,兩三聲曉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山迳”一詞中的“迳”是“徑”的異體字,因此“山迳”等同于“山徑”,意為山間的小路。具體解析如下:

  1. 字義拆分

    • 山:指自然形成的高地、山脈。
    • 迳(徑):原指狹窄的道路,後引申為直接、徑直的路線。在古漢語中,“徑”常用來形容未經人工修整的天然小路,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三徑就荒”即用此意。
  2. 詞義解析
    “山徑”多指山林中蜿蜒狹窄的天然步道,區别于人工鋪設的大路,常見于古詩文或文學描寫中,例如:

    • 王維《青溪》:“隨山将萬轉,趣途無百裡。”(“趣途”即山徑)
    • 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3. 使用建議
    現代漢語中,“徑”為标準寫法,若需規範用詞,建議使用“山徑”。“迳”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方言,日常使用較少。

若需進一步探讨相關詩詞中的用法或地理概念,可提供更多語境以便補充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山迳的意思

山迳是一個漢字詞語,以山為上部分,迳為下部分,合在一起表示山谷、峽谷。可以用來形容山勢險要、道路曲折的地方。

山迳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山迳的部首是山(山字的上部分),它的總筆畫數為12。

山迳的來源和繁體

山迳是由山字和迳字組成的,迳字原本是指小路、彎彎曲曲的道路。古代人們根據山地地勢的特點,将崎岖、蜿蜒的山路稱為山迳。

在繁體字中,山迳的寫法是「山逕」。

古時候山迳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文獻中,山迳的漢字寫法可以有不同的變種。例如,在《莊子·秋水》中使用的寫法是「山雞」,意為山雞。在《義幾經》一書中使用的寫法是「山徑」,表示山間小路。

山迳的例句

1. 山迳蜿蜒,曲折難行。

2. 行走在山迳上,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壯麗。

3. 到了傍晚,山迳上的景色格外美麗。

4. 動身前往目标地點,我們必須穿過一條險峻的山迳。

山迳的相關詞彙

組詞:山路、迂回山路、險峻山路

近義詞:山徑、山路

反義詞:大道、平坦道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