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酊劑的意思、酊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酊劑的解釋

[tincture] 藥物在酒精或兌水酒精溶劑或酒精與乙6*醚混合溶劑中形成的一種藥物溶液(如碘酒)

詳細解釋

把生藥浸在酒精裡或把化學藥物溶解在酒精裡而成的溶液。如土槿皮酊、碘酊等。簡稱酊。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酊劑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酊劑是中藥學和藥劑學中的專業術語,指以不同濃度的乙醇為溶劑,浸提藥材或化學藥物成分後制成的澄清液體制劑。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典釋義與特性

  1. 定義

    酊劑是通過溶解藥物(植物藥材或化學藥品)于乙醇中形成的透明溶液,需符合特定濃度标準。其名稱中的“酊”字專指此類含醇制劑,區别于其他液體制劑(如湯劑、糖漿劑)。

  2. 濃度規範

    • 毒劇藥酊劑:每100ml相當于原藥材10g(即10%濃度)。
    • 普通藥酊劑:每100ml相當于原藥材20g(即20%濃度)。

      此濃度差異體現了用藥安全性的精準控制。

二、應用與分類

  1. 醫療用途

    酊劑兼具内服與外用功能:

    • 内服:如複方樟腦酊用于鎮咳止痛。
    • 外用:碘酊(碘酒)作皮膚消毒劑,颠茄酊緩解肌肉疼痛。
  2. 特殊類型

    部分酊劑需标注“非口服”,如含高濃度刺激性成分的外用酊劑(如癬藥水),避免誤用風險。

三、字源與相關概念

“酊”字本義指飲酒過量後的醉态(《說文解字》),後引申為含醇藥劑。與之易混淆的“汀”字(讀tīng)指水邊平地,與藥劑無關。


權威參考資料: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 四部)[M].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通則12.(※注:藥典标準鍊接需官方授權訪問)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汀/酊字條.

網絡擴展解釋

酊劑是一種以乙醇(酒精)為溶媒制成的液體制劑,其定義和特點如下:

一、定義與制備

酊劑通過将藥材或化學藥物浸泡在乙醇中,或溶解于乙醇制成。根據原料不同,可分為中藥酊劑(如颠茄酊、橙皮酊)和化學藥物酊劑(如碘酊)。制備方法包括低溫浸提、短時加熱後靜置過濾等,適用于含揮發性或不耐熱成分的藥材。

二、濃度标準

三、特點與優勢

  1. 穩定性高:乙醇能減少蛋白質、黏液質等雜質,澄明度好,且防腐性強,長期貯存不易變質。
  2. 應用靈活:多數供内服(如橙皮酊助消化),少數外用(如碘酊消毒、複方土槿皮酊治癬症)。
  3. 快速吸收:乙醇揮發快,適合皮膚外用制劑,兼具促進藥物滲透的作用。

四、擴展應用

除醫藥領域外,酊劑還被用于調香(如苦橙酊制作香水)和調酒(如香草酊用于雞尾酒)。

注意事項

外用時應避免接觸黏膜或敏感皮膚,内服需嚴格遵循劑量。如需完整信息,可參考中醫中藥網或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本山蔽闇畢娶比薩餅播光抄靶子寵物觸喉電度表杜蔽翻覆反證法瘋枝腹囊拊絃黻藻副職公安供祭孤枕汗八裡悍怒何啻厚往薄來火山島降侑矜大經手徑行直遂靜齋九蟲抗矯老蚌生珠了清立車律藏磨踵滅頂内老闆甯安钤幹千絲萬縷清警請靓青髯清籞鬈心三違捎連省力生膩深幽食饋水樂殊塗同緻鎖骨天頭挽辭五房汙賤蕭牆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