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酊剂的意思、酊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酊剂的解释

[tincture] 药物在酒精或兑水酒精溶剂或酒精与乙6*醚混合溶剂中形成的一种药物溶液(如碘酒)

详细解释

把生药浸在酒精里或把化学药物溶解在酒精里而成的溶液。如土槿皮酊、碘酊等。简称酊。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酊剂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酊剂是中药学和药剂学中的专业术语,指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浸提药材或化学药物成分后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典释义与特性

  1. 定义

    酊剂是通过溶解药物(植物药材或化学药品)于乙醇中形成的透明溶液,需符合特定浓度标准。其名称中的“酊”字专指此类含醇制剂,区别于其他液体制剂(如汤剂、糖浆剂)。

  2. 浓度规范

    • 毒剧药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即10%浓度)。
    • 普通药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即20%浓度)。

      此浓度差异体现了用药安全性的精准控制。

二、应用与分类

  1. 医疗用途

    酊剂兼具内服与外用功能:

    • 内服:如复方樟脑酊用于镇咳止痛。
    • 外用:碘酊(碘酒)作皮肤消毒剂,颠茄酊缓解肌肉疼痛。
  2. 特殊类型

    部分酊剂需标注“非口服”,如含高浓度刺激性成分的外用酊剂(如癣药水),避免误用风险。

三、字源与相关概念

“酊”字本义指饮酒过量后的醉态(《说文解字》),后引申为含醇药剂。与之易混淆的“汀”字(读tīng)指水边平地,与药剂无关。


权威参考资料: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四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通则12.(※注:药典标准链接需官方授权访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汀/酊字条.

网络扩展解释

酊剂是一种以乙醇(酒精)为溶媒制成的液体制剂,其定义和特点如下:

一、定义与制备

酊剂通过将药材或化学药物浸泡在乙醇中,或溶解于乙醇制成。根据原料不同,可分为中药酊剂(如颠茄酊、橙皮酊)和化学药物酊剂(如碘酊)。制备方法包括低温浸提、短时加热后静置过滤等,适用于含挥发性或不耐热成分的药材。

二、浓度标准

三、特点与优势

  1. 稳定性高:乙醇能减少蛋白质、黏液质等杂质,澄明度好,且防腐性强,长期贮存不易变质。
  2. 应用灵活:多数供内服(如橙皮酊助消化),少数外用(如碘酊消毒、复方土槿皮酊治癣症)。
  3. 快速吸收:乙醇挥发快,适合皮肤外用制剂,兼具促进药物渗透的作用。

四、扩展应用

除医药领域外,酊剂还被用于调香(如苦橙酊制作香水)和调酒(如香草酊用于鸡尾酒)。

注意事项

外用时应避免接触黏膜或敏感皮肤,内服需严格遵循剂量。如需完整信息,可参考中医中药网或搜狗百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史德抱独保和八埏不率才辨齿弊舌存创撰待伴诞略岛国邓林定估二刘负恩背义高材生革弊根本法灌尊圭裳鬼哭神愁鬼针草寒叶龁咬慌慌急急活期存款荐居进步人士进封劲吹谨心瘠色镌斥军威尻舆神马跨虎跨业力巴吏兵逻所毛铁梅湖拿来主义批条牵冷遣施千万买隣麒麟门青松落色穷陬蚑行任所善工沈声逝灭说到点子上望礼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