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奠竁的意思、奠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奠竁的解釋

謂将祭奠品放入墓穴中棺材之旁。《周禮·夏官·量人》:“掌喪祭奠竁之俎實。” 鄭玄 注:“竁亦有俎實,謂所包遣奠。” 賈公彥 疏:“竁,穿壙之名。此言奠竁,則奠入於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奠竁(diàn cuì)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屬于喪葬文化專有名詞。其核心含義可分解為兩部分:

  1. 字義解析:"奠"指奠定、安放,《說文解字》釋為"置祭也";"竁"在《周禮·地官》中鄭玄注為"穿圹也",特指挖掘墓穴的行為。二字組合後,完整表達"确定墓穴位置并進行安葬儀式"的特定流程。

  2. 文化内涵:該詞承載着中國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倫理觀,如《禮記·檀弓》記載的"蔔其宅兆而安厝之",強調通過占卜選定吉穴以安葬先人,體現對逝者的尊重與陰陽和諧思想。

  3. 文獻用例:在《明史·禮志》中可見"奠竁之儀"的官方記載,印證其在古代國家禮制中的重要地位。清儒孫诒讓《周禮正義》更詳釋其包含擇地、開穴、下棺等完整儀軌。

此術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主要見于研究古代禮制、墓葬文化的學術著作,如徐吉軍《中國喪葬史》等專業文獻均有相關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奠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喪葬禮儀,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核心含義
    指在喪葬儀式中,将祭奠品放入墓穴内棺材旁的禮儀行為。這一過程源自《周禮·夏官·量人》的記載:“掌喪祭奠竁之俎實”,表明這是由專人(量人)負責的禮儀環節。

  2. 字詞拆分

    • 奠:有“陳設祭品”和“建立”雙重含義,此處指祭祀時擺放供品。
    • 竁(cuì):原指挖掘墓穴的動作(如“蔔葬兆甫竁”),後引申為墓穴本身或孔洞。因此,“奠竁”即“在墓穴中放置祭品”。
  3. 文獻出處與注釋
    漢代鄭玄注解《周禮》時提到:“竁亦有俎實,謂所包遣奠”,指墓穴中需放置祭祀用的俎(禮器)。唐代賈公彥進一步解釋:“竁,穿壙之名。此言奠竁,則奠入於壙”,強調祭品需放入墓穴内。

  4. 現代應用
    該詞屬于古代禮制術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出現在研究《周禮》或古代喪葬文化的文獻中。相關詞彙如“奠醊”(奠酒)、“奠酹”(灑酒祭祀)等同屬古代祭祀用語。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周禮》原文及鄭玄注、賈公彥疏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哀轉暴滅本惡采蓮隊倡酬纏擾乘隙嗔視叱嗟風雲沖邃床榻楚得楚弓賜勞擔不起鬥班端木服馬扶翼鋼骨功德龔行天罰古帝函和漢津緩獄花子胚佳樹驚恨鯨呿金箍棒季俗脊索動物勒戒量衷力夫碌碌庸庸鹿市馬耳春風毛谷冥目迷途年衰歲暮茑蘿貧嘴惡舌绮談設飨樹衣他年陶醉恸泣痛治頹波微巧夏鮌象系香陣舷門先手罅穴心存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