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倡酧 ”。亦作“ 倡詶 ”。謂以詩詞相酬答。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五:“ 李虛己 侍郎字 公受 ,少從 江 南先達學作詩,後與 曾緻堯 倡酬。” 元 劉壎 《隱居通義·鄧月巢遺稿》:“予後公三十年而生,公不以輩行前予,雅相愛重,時與倡酬。”《玉嬌梨》第十三回:“若有日與 白6*小6*姐 花前燈下次第倡酧,方是人生一快。” 清 王鵬運 《沁園春》詞序:“今年 辛峯 來京度歲,倡詶之樂,雅擅一時。”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倡酬漢語 快速查詢。
“倡酬”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àng chóu,其核心含義為以詩詞互相酬答,常見于文人雅士的文學互動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指文人之間通過創作詩詞進行應答、唱行為。例如,甲作詩一首,乙依韻或主題創作回應,形成文學交流。
詞源與演變
該詞由“倡”(發起)和“酬”(回應)組合而成,強調文學創作的互動性。曆史上也寫作“倡酧”“倡詶”,屬于同音異形詞。
倡酬多用于以下情境:
如需更全面的曆史用例或文學背景,可參考《老學庵筆記》《玉嬌梨》等文獻。
倡酬(chàng chóu)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表示鼓勵、贊揚或獎勵。它可以用來形容表彰和鼓勵他人的行為,以激勵其繼續努力。
倡字的拆分部首是人字旁,表示與人有關的意思。酬字的拆分部首是酉字旁,表示與酒有關的意思。
倡的總筆畫數為10畫,酬的總筆畫數為12畫。
倡酬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中的贊美和獎勵活動。倡酬在《論語·雍也》一篇中,孔子曰:“小時不倡志,老于行佚。”這裡的“倡志”指的是激勵自己的意志。
在繁體字中,倡酬的寫法和簡體字是一樣的。
在古時候,倡酬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倡字在古代寫作“②倀”,而酬字在古代寫作“㓜酬”。這些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被簡化為現代的寫法。
1.他對學生們的進步表示倡酬。
2.公司為員工的出色表現進行了倡酬。
組詞:倡導、倡議、獎酬
近義詞:表揚、褒獎、獎勵
反義詞:批評、指責、懲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