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耳春風的意思、馬耳春風的詳細解釋
馬耳春風的解釋
見“ 馬耳東風 ”。
詞語分解
- 馬耳的解釋 山名。在 山東省 諸城市 西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濰水》:“ 濰水 又東北, 涓水 注之。水出 馬耳山 ,山高百丈,上有二石并舉,望齊馬耳,故世名焉。” 宋 蘇轼 《雪後書北台壁》詩之一
- 春風的解釋 ∶春天的風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别》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詳細解釋.春天的風。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寤春風兮發鮮榮,絜齋俟兮惠音聲。” 唐 元
網絡擴展解釋
“馬耳春風”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寓意
- 含義:比喻把别人的話當作耳邊風,形容對他人意見或建議毫不在意,如同春風拂過馬耳般毫無反應。
- 寓意:常用于批評對勸告、提醒無動于衷的态度,強調聽者主觀上的忽視或冷漠。
出處與用法
- 典故來源:出自金代詩人元好問的《谷聖燈》詩:“紛紛世議何足道,盡付馬耳春風前。”。
- 語法功能:通常作賓語,結構為偏正式,感情色彩中性。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馬耳東風、風吹馬耳(均表示對言語的漠視)。
- 反義詞:洗耳恭聽(形容專注傾聽的态度)。
例句與用法
- 例:“他對旁人的建議總是馬耳春風,最終錯失良機。”
(注:此句為模拟用法,體現成語的批評意味。)
補充說明
- 該成語與“馬耳東風”完全同義,可互換使用。
- 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表達。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百度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耳春風的意思
《馬耳春風》是一個成語,意為馬耳朵裡吹進的春風,形容對動物漠不關心,不放在心上。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耳春風》的拆分部首是馬耳春,并且有13畫。
來源
這個成語源于唐代詩人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别校書叔雲》:“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楊萬裡在其《三衢詩稿 壬申集》中引為《唐詩紀事》,稱其為“馬耳吹牛句之常章”。後來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成語用法。
繁體
《馬耳春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是:“馬耳春風”,沒有使用簡化字。
例句
他對這個問題完全馬耳春風,毫不在乎。
組詞
馬耳春風撲面而來
馬耳春風聽不進去
馬耳春風一點不動心
近義詞
馬耳東風
反義詞
洞若觀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