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得使的意思、得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得使的解釋

(1).謂受教。《莊子·人間世》:“ 回 之未始得使,實自 回 也;得使之也,未始有 回 也;可謂虛乎?” 陳鼓應 注引 林希逸 曰:“得使,言得教誨。”

(2).得用,使喚。《警世通言·計押番金鳗産禍》:“ 周三 那廝,又在我家得使,何不把他來招贅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得使”在現代漢語中屬于多義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一、動詞性短語

  1. 釋義:指通過某種手段或條件獲得使役、支配的機會。如“得使權力”即指獲取行使職權的條件。
  2. 例句:古代文獻中可見“諸侯得使大夫聘于天子”(《周禮注疏》),此處的“得使”強調諸侯獲得派遣使臣的資格。

二、方言用法(華北地區)

  1. 釋義:表示“可以”“能夠”的助動詞,常見于河北、山東等地口語。如“這工具得使不?”意為“這個工具能用嗎”。
  2. 語源:該用法可追溯至元代白話文獻,如元雜劇《西廂記》中“得使目下見他人”即“能夠立刻見到他人”。

三、古漢語特殊結構 在《戰國策》等典籍中,“得使”存在“得以讓(某人做某事)”的使動句式,如“臣得使楚”即“臣能夠出使楚國”。此類用法現代已轉化為“得以+動詞”結構。

網絡擴展解釋

“得使”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e shǐ”(輕聲),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受教、獲得教誨
    源自《莊子·人間世》中的用法,指接受教導或領悟道理。例如:“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顔回未受教誨時,尚存自我意識;受教後則達到虛靜狀态)。

  2. 得用、便于使喚
    多見于古代白話作品,形容某人可用或適合差遣。如《警世通言》中:“周三那廝,又在我家得使”,意為周三在家庭事務中勤快可靠。

二、使用注意

三、來源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莊子》的哲學文獻、明清小說案例及權威詞典(如漢典)的考據。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段落,可查閱《莊子·人間世》或《警世通言》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包氏父子保宥辯通不數蟬冠黨錮道台電場頓門遏抑分成否戾公平正直诃怒和順鴻稀鱗絶呼鷹台踐國建牙嘉至解約錦團花簇急于事功蹻容钜夫客寓來世不可待浪子回頭金不換爛爛聯機攏家論籑麥隴慢騰斯禮墨池記墓鄰牛蛙偏隅前魚乞抽扢叉窮空绮錢齊驅并駕勸勉忍辱铠膻鄉升魄識才尊賢石犝私遁瑣闱縮微條進土練酴醾酒宛珠無歸限難淅二泔厀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