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門的意思、頓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門的解釋

佛教語。頓悟法門。指 唐 代 慧能 上承 達摩 的“祖師禪”而開創的禅家南宗。 唐 王維 《能禅師碑》:“其有不植德本,難入頓門,妄繫空花之狂,曾非慧日之咎。” 宋 錢易 《南部新書》癸:“禪律師 圭峯 密 ,禪得 達磨 頓門。”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 慧能 一派徒衆也俨然以頓門自負,這就使得人人可以自稱為佛。”參閱《壇經·般若品》參見“ 頓悟 ”、“ 頓教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頓門”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佛教術語(核心含義)

  1. 基本定義
    指“頓悟法門”,屬于禅宗南宗的核心思想,由唐代六祖慧能創立,強調通過瞬間覺悟(頓悟)達到佛性,而非長期修行積累(漸悟)。
    這一概念源自達摩祖師傳承的“祖師禅”,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2. 曆史背景
    慧能通過《壇經》系統闡述頓門思想,與神秀代表的北宗“漸悟”形成對立。唐王維《能禅師碑》曾提到“難入頓門”,說明其修行門檻較高,需根器敏銳者方可參透。

二、普通詞語(較少見用法)

指“突然發生的事情”或“突然打開的門”,多用于形容意外或驚喜的突發狀況。例如:“他的到來如頓門開啟,打破了平靜。”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禅宗思想,可參考《壇經》或相關佛教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頓門(duòn mén)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它的部首是門(mén),門字在漢字中常常表示出入口或傳達的意思。頓(duòn)這個字形成于古典漢語中,其筆畫數量為7。這個詞來源于古籍《論衡》中的一句話:"始以經天之道,頓門不出人。" 在繁體字中,頓門的寫法保持不變。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頓門的樣子略有不同,但整體上保持着類似的形狀。 以下是頓門的一些例句: 1. 王先生敲響頓門,朋友們熱情地歡迎他進屋。 2. 他在接到好消息時,高興得難以頓門。 頓門可以組成一些詞語,例如: 1. 頓時(duòn shí)- 瞬間,立即 2. 頓悟(duòn wù)- 突然領悟,恍然大悟 與頓門相關的近義詞包括閉門(bì mén)和關門(guān mén)。反義詞則是開門(kāi mén)。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