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建牙的意思、建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建牙的解釋

(1).古謂出師前樹立軍旗。《晉書·姚興載記下》:“於是盡赦囚徒,散布帛數萬匹以賜其将士,建牙誓衆,将赴 長安 。”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公牙》:“《詩》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馬,掌武備,象猛獸,以爪牙為衛,故軍前大旗謂之牙旗。出師則有建牙、禡牙之事。”

(2).引申指武臣出鎮。 唐 鮑溶 《讀淮南李相行營至楚州》詩:“閫外建牙威不賓,古來戡難憶忠臣。” 宋 樓鑰 《送趙子直貳卿帥三山》詩:“建牙帥 七閩 ,人胡為公疑。” 清 姚鼐 《悼陳勤齋中丞》詩:“西南地控 五谿 遐,承詔單車往建牙。”

(3).指少數民族建置王庭。 唐 李德裕 《賜回鹘可汗書》:“我國家統臨萬寓,列塞在 陰山 之南;先可汗總率本部,建牙於大漠之北,各安土宇,二百餘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建牙”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古指出師前樹立軍旗
    指古代軍隊出征前樹立象征統帥權威的“牙旗”(旗杆飾以象牙),作為整軍誓師的标志。例如《晉書》記載姚興“建牙誓衆,将赴長安”,唐代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也提到:“出師則有建牙、祃牙之事”。

  2. 引申指武臣出鎮地方
    唐代後,逐漸演變為指武将受命鎮守一方、掌握兵權。如宋代樓鑰詩句“建牙帥七閩”,清代姚鼐詩“西南地控五溪遐,承诏單車往建牙”。

  3. 指少數民族建立王庭
    用于描述北方遊牧民族建立政權或王庭,如唐代李德裕《賜回鹘可汗書》中提及“建牙于大漠之北”。


二、擴展與應用


三、現代用例

在古籍研究或曆史文學中,該詞多用于描述軍事行動或邊疆治理,如:“南讨契丹多阻難,建牙松漠臨潢川”。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例句,可參考《晉書》《封氏聞見記》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建牙的意思

建牙是一個獨特的詞彙,它在古代漢語中有着特殊的意義。它指的是人長大後齒牙的輔助生長或更換。

拆分部首和筆畫

建牙這個詞由“建”和“牙”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建”是左右結構的字,它的部首是“廴”,總共有9個筆畫;而“牙”是上下結構的字,它的部首是“牛”,總共有4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建牙這個詞源于《廣韻》一書,是古代漢字詞義辨析的重要參考書。在繁體中,建牙的寫法為「建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建牙的形狀略有不同。其中,“建”字在古代寫法中如下:

建字的古代寫法

而“牙”字在古代寫法中如下:

牙字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他的孩子已經開始建牙了。

2. 據說這種藥可以促進建牙。

3. 孩子們之間常常比較誰的建牙情況更好。

組詞

1. 建設:指創建和發展事物。

2. 牙齒:指人和動物口中用來咬和嚼食物的堅硬器官。

3. 建立:指創立或設立某種組織、機構或制度。

近義詞

換牙

出牙

反義詞

乳牙(初生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