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蛙”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物種分類
牛蛙(學名:Lithobates catesbeianus)屬無尾目蛙科,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蛙類之一。成年雌蛙體長可達20厘米,雄蛙約18厘米,最大個體可超過2公斤。
形态特征
生态習性
經濟與藥用價值
在年輕群體中,“牛蛙”是“牛哇”(意為“厲害”)的諧音梗,用于表達對某人能力的贊賞。例如: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生物學特性,可參考權威百科(如、2、9);網絡用語釋義可查看來源7、8,但需注意其非正式性。
牛蛙是指一種外形像牛,叫聲像蛙的兩栖動物。它屬于蛙科,是蛙類的一種。
牛蛙這個詞是由"牛"和"蛙"兩個字組成,表示其外形和聲音與牛和蛙有關。
牛蛙的部首分别是牛字旁和蟲字旁,牛蛙的總筆畫數是14畫。
牛蛙一詞的來源比較明顯,"牛"表示牛的特征,而"蛙"表示蛙的特征,因此組合在一起形成了"牛蛙"這個詞彙。
牛蛙的繁體字為「牛蛙」,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一些差異。根據《康熙字典》,牛蛙的古時候寫法為「牜蛙」。其中,「牜」是指牛,相當于現代的「牛」;「蛙」與現代相同。
1. 池塘中有隻牛蛙,在夜晚裡呱呱地叫。
2. 他畫了一隻栩栩如生的牛蛙。
牛蛙的組詞可以包括:青蛙、霸王蛇、白鹭等。
牛蛙的近義詞可以有:牛蛙、水牛、牛犢等。
牛蛙的反義詞可以有:蝌蚪、山羊、青蛙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