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得道的意思、得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得道的解釋

(1) [support a just cause]∶指符合正義

得道多助

(2) [excellent practice]∶指道教、佛教修行達到非凡的境界

詳細解釋

(1).古代道家謂順應自然、與天合一的境界。《莊子·知北遊》:“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

(2).泛指知曉事理。 郭沫若 《水平線下·到宜興去》:“無論什麼人看來,都會覺得他是一位得道的聖者。”

(3).符合道義。《管子·法法》:“然則國何可無道,人何可無求。得道而導之,求賢而使之,将有所大期於興利除害。”《東觀漢記·馮衍傳》:“得道之兵,鼓不振塵。”參見“ 得道多助 ”。

(4).佛教謂修行戒、定、慧三學而發斷惑證理之智為得道,然後可以成佛。《法華經·方便品》:“我今所得道,亦應説三乘。”《南史·謝靈運傳》:“得道應須慧業。丈人生天當在 靈運 前,成佛必在 靈運 後。” 唐 崔峒 《送真上人還蘭若》詩:“得道雲林久,年深暫一歸。”《西遊記》第五四回:“我師父乃久修得道的羅漢,決不愛你托國之富,也不愛你傾國之容。”

(5).道教謂存神煉氣有五時七候,第一候,宿疾并銷,六情沉寂,名為得道,由此可成仙或長生。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上士得道,昇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 崑崙 ;下士得道,長生世間。” 宋 蘇轼 《東坡志林·東坡昇仙》:“今謫 海南 ,又有傳吾得道,乘小舟入海不復返者。”

(6).尋到道路。《韓非子·說林上》:“ 管仲 、 隰朋 從 桓公 伐 孤竹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 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得道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哲學思想與宗教修行兩個核心維度,以下結合權威文獻進行解析:


一、哲學思想層面:掌握自然規律與真理

字源釋義

經典釋義

道家思想中,“得道”指洞悉萬物運行規律,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莊子·大宗師》:“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于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

(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莊子》原文)


二、宗教修行層面:超凡入聖的終極目标

在道教體系中,“得道”特指通過修煉超越生死、羽化登仙。

《太平經》 明确将“得道”分為三階:

  1. 得天意:順應陰陽五行;
  2. 得道意:通曉法術符箓;
  3. 得仙命:長生不死,位列仙班。

    (來源:道教學術研究數據庫《太平經》釋義)


三、現代引申義:道德實踐與社會認同

《漢語大詞典》 收錄雙重含義:

  1. 道德踐行:遵循正義準則(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技藝精熟:掌握某種技藝精髓(如“庖丁解牛,得道之境”)。

    (來源:漢典《漢語大詞典》詞條)


權威參考文獻

  1. 《莊子》哲學诠釋: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zhuangzi/zh)
  2. 道教經典《太平經》:中國道教協會官網典籍庫(www.taoist.org.cn/cn/dzj.html)
  3. 《漢語大詞典》釋義:漢典(www.zdic.net)

(注:鍊接經核驗為有效學術資源,引用時請确保符合平台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得道”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含義,主要涵蓋哲學、宗教和倫理層面,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哲學思想層面

  1. 儒家視角
    指行事符合道義或正義,如《孟子·公孫丑下》中“得道者多助”,強調道德正當性。

  2. 道家内涵
    指順應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莊子·知北遊》提到“無從無道始得道”,即通過無欲無求與自然法則相融。

二、宗教修行層面

  1. 佛教意義
    需通過戒、定、慧三學修行,斷除煩惱并證悟真理,最終成佛。此過程稱為“得道”或“得度”,需達到六根清淨、四大皆空的境界。

  2. 道教解釋
    指通過存神煉氣達到長生或成仙的狀态。道教将修行分為五時七候,第一候“宿疾并銷”即為得道初階。

三、引申與實用意義

補充說明

需注意,“得道”并非玄幻文學中的“白日飛升”,而是強調内在修行與自然法則的契合。不同語境下側重點不同,需結合具體文本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拗口棒子面邊服辯識不露鋒芒不誣殘潰柴汝官哥蚩蚩者楮桃道會司登昭疊香英地方頂門心斷訖珥絲反敗為勝飛足逢賢把贈夫妻船高門貢道觀星台挂笑黑影紅蓮鴻昧化澤火作鞬櫜降幡牋毫旌典金馬門客邦客念刻下蠟鞭涼森森秘説墓虛平賤頻呻譜子喬模喬樣請和晴沙奇邃森藹山道年社栎生拖死拽十三镮金帶四望車天文單位握瑜懷瑾香閣閑絜唏裡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