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會司的意思、道會司的詳細解釋
道會司的解釋
清 代縣級道教機構。《清史稿·職官志三》:“府道紀司都紀、副都紀、州道正司道正,縣道會司道會,各一人。遴通曉經義,恪守清規者,給予度牒。”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
網絡擴展解釋
道會司是清代地方道教管理體系中的縣級管理機構,其職能和特點如下:
一、基本定義
道會司是清代在縣級行政單位設立的道教事務管理機構,主要負責地方道教徒的登記、度牒發放及宗教活動監管。該機構名稱中的"司"指代官方職能部門,體現其行政屬性。
二、層級結構
清代道教管理體系分為三級:
- 中央:道錄司(掌全國道教事務)
- 地方:
- 府級:道紀司
- 州級:道正司
- 縣級:道會司
這種分級制度與清代"府-州-縣"的行政區劃相對應。
三、職責範圍
- 人員管理:遴選通曉道教經典的道士
- 資質認證:核發度牒(官方道士身份憑證)
- 教規監督:确保道教徒遵守清規戒律
- 事務協調:處理地方道教與官府間的相關事務
四、人員選任
設"道會"一人為主官,要求具備:
- 精通道教經典教義
- 品行端正嚴守戒律
- 通過官方資格審查
五、曆史沿革
該制度在《清史稿·職官志三》中有明确記載:"縣道會司道會,各一人。遴通曉經義,恪守清規者,給予度牒",說明其設置具有法定規範性。隨着清末新政推行,這類宗教管理機構逐漸被現代行政體系取代。
注:由于相關記載主要來自《清史稿》及地方志,具體運作細節存在地域性差異。如需深入研究,建議查閱清代地方檔案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會司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它由三個部分組成:道、會和司。道(dào)意指道路、道德、法則等;會(huì)表示集會、聚集或會議;司(sī)意為管理、負責等。在一起,道會司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管理道路和道德法則的聚會或會議。
根據詞彙的拆分,道會司的部首是辶和白。辶(chuò)是“辵”的異體字,它表示走路或行走的意思。而白(bái)是表示白色或明亮的意思,它在此詞中可能表示純淨、正直或明理。
道會司這個詞的來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可推測這個詞可能在古代的官方機構中使用。在繁體字中,道會司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代漢字對于道會司的書寫方式可能沒有太大變化,因為它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詞彙。然而,古代的漢字書寫有很多變化和演變,而且在不同朝代書寫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道會司的例句:
1. 領導今天将主持道會司的會議。
2. 這個政府機構負責道會司的管理和規劃。
3. 古代士人常常參加道會司,以學習道德和法則。
與道會司相關的組詞有:道德、道路、道理、會議、聚會。
與道會司近義詞應該包括:管理、會務、集會。
而反義詞則可能有:違法、犯罪、混亂。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