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馬門的意思、金馬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馬門的解釋

漢 代宮門名。學士待诏之處。《史記·滑稽列傳》:“ 金馬門 者,宦﹝者﹞署門也。門傍有銅馬,故謂之曰‘金馬門’。” 唐 劉禹錫 《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詩:“籍通 金馬門 ,身在 銅駝陌 。” 宋 高似孫 《緯略》卷七:“待詔 金馬門 , 漢 盛選也。以 漢 之久,而膺此選者僅若此耳,殊不輕畀也。”亦省稱“ 金門 ”。 漢 揚雄 《解嘲》:“與羣賢同行,歷 金門 上 玉堂 有日矣。” 唐 李賀 《酒罷張大徹索贈詩》:“ 金門 石閣 知卿有,豸角雞香早晚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馬門是漢代宮門名,因門前置有銅馬而得名,是漢代重要的文化政治象征場所。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字面釋義與建制

“金馬”指銅鑄馬像,“門”指宮門。漢武帝時于未央宮西門(或稱北門)外立銅馬,故稱“金馬門”。此處為漢代學士待诏之所,非正式官職者在此等候皇帝召見,故又稱“待诏金馬門”。


二、曆史功能與文化象征

  1. 人才荟萃之地

    金馬門是漢代彙集文學之士的核心場所。如東方朔、主父偃等名士均曾“待诏金馬門”,成為選拔賢才的标志性地點。

  2. 政治榮譽象征

    唐代延續此傳統,李賢注《後漢書》載:“金馬,署名也。門有銅馬,故名‘金馬門’。” 入選者被視為“登金門”“上玉堂”,代表仕途榮耀。

  3. 文學意象延伸

    後世詩詞常以“金馬門”喻指官署或功名,如李白《古風》“但識金馬門,誰知蓬萊山”,借其象征意義表達仕隱抉擇。


三、學術考據與演變

據《漢書·東方朔傳》載,金馬門得名實因“金馬”為西域大宛馬銅像,非純金所鑄,“金”實為銅屬泛稱。其地理位置存在“未央宮北門”與“魯班門”兩說,但均指向其毗鄰皇宮核心區的特征。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金馬門釋義
  2. 《史記·滑稽列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後漢書·卷四十八》李賢注,中華書局
  4. 李白《古風五十九首》,引自《全唐詩》
  5. 《漢書·東方朔傳》顔師古注,中華書局
  6. 王利器《漢書古今人表疏證》,中華書局1988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金馬門”是漢代重要的宮門名稱,具有曆史和文化雙重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金馬門是漢代長安未央宮的宮門之一,因門旁立有銅馬而得名。它不僅是宮門,還作為官署名稱存在,是文人學士的待诏之處。

2.名稱由來

3.功能與地位

4.文化與寓意

5.其他解釋

部分資料提到“金馬門”作為成語形容權貴之家(如),但此用法較罕見,主流仍以漢代宮門含義為核心。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人物或詩詞引用,可查閱《史記》《解嘲》等文獻,或參考、5的原始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白玉棺八犍度拔進財源殘削長寐蟬冠豸繡宸象重文傳诂方裔飛帛鳳凰衣風母蜂嚷氛沴附生國教呴嘔扈扈禍谪踐律蹈禮駕役稽角樛蘿兩善麗什門主面雪苗父廟門扭虧女伯僻徑品貌潑命骞翔竊疾邛钜熱身賽山畲折莫申謝適齡抒廁殊際淘融桃夭新婦田漏帖妥同論土岡誤然間五聽相安鄉聚相望先師廟險畏挾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