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鞬櫜的意思、鞬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鞬櫜的解釋

(1).盛弓箭的器具。 唐 李紳 《渡西陵十六韻》:“弓日鞬櫜動,旗風虎豹争。” 金 王渥 《水龍吟·從商帥國器獵》詞:“看鞬櫜嗚咽, 鹹陽 道左,拜西道駕。” 元 虞集 《賦洛川老人九十》詩:“清晨上馬薄暮返,累騎毛血懸鞬櫜。” 明 何景明 《蔡州行》:“鞬櫜将軍拜道左,緋衣小兒來天上。”

(2).謂藏閉武器。《後漢書·馬融傳》:“臣聞昔命師於鞬櫜,偃伯於靈臺,或人嘉而稱焉。” 李賢 注:“鞬以藏箭,櫜以藏弓。” 唐 元稹 《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昔我 高祖武皇帝 撥去亂政,我 太宗文皇帝 鞬櫜幹戈,被之以仁風,潤之以膏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鞬櫜(jiān gāo)是古代漢語中表示收納兵器的複合詞,由“鞬”和“櫜”兩個單字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及《辭源》的解釋:

  1. 字義分解

    • 鞬:指盛箭的袋子,特指馬上攜帶的箭囊。《說文解字》載:“鞬,所以戢弓矢。”《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有“右屬櫜鞬”的用例,杜預注:“櫜以受箭,鞬以受弓。”
    • 櫜:原指古代收納衣甲或樂器的囊袋,後引申為收藏兵器。《詩經·周頌·時邁》雲“載櫜弓矢”,鄭玄箋:“櫜,韬也。”指将弓箭收入囊中。
  2. 複合詞含義

    “鞬櫜”連用特指古代戰争中收納弓箭的器具,後衍生為“停戰止戈”的象征。例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記載“櫜鞬息兵”,即通過收藏武器表示和平意願。

  3. 文獻考據

    該詞多見于先秦典籍,《禮記·樂記》中“櫜弓而卧鼓”、《漢書·叙傳》中“鞬櫜生虮虱”等,均體現其軍事文化内涵。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強調:“鞬櫜之用,實為武備之重。”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左傳集解》(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您查詢的“鞬櫜”可能是“櫜鞬”的筆誤或詞序颠倒。根據權威資料,“櫜鞬”(gāo jiàn)是古代存放弓箭的器具,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櫜:專指盛放箭矢的容器。
  2. 鞬:指盛放弓的袋囊。
  3. 合稱:兩字連用泛指整套弓箭收納工具,常見于軍事或禮儀場景。

文獻例證

使用注意

該詞屬于古代漢語詞彙,現代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成語典故中。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近義詞(如“弓弰”“箭箙”)或文化背景,可參考《左傳》等古籍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翺翥被褡子碧鳳避諠不報不足為意鸧金慈躬祠谒此以德隆望尊丁丁當當釘棚鬥疊篼子多昬風雨共舟膚覺虙羲改版宮箫關垂觀釁海立雲垂黃踯躅華燿攪動嬌笑節幡極讙均守龛像蠟白蠟撚老雲頭躐除珞珞夢谶明聲憫谏納履蹑腳砰擊潑說切近的當穹龜申束申杼飾馔説鼓書灘黃啴咺佻薄提級外患忘八旦無甔石黠慧香蘭素小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