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西省北部,京包、同蒲、大秦三鐵路交點。為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和北方軍事重鎮。古名平城,北魏初期曾建都于此。1949年設市。人口1176萬(1995年)。有著名的大同煤礦,為全國最大的煤炭工業基地之一。名勝古迹有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和九龍壁。市東有著名的大同火山群。
大同市是山西省下轄的地級市,Ⅱ型大城市,具有豐富的曆史文化底蘊和戰略地位。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概況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是晉冀蒙三省區交界的重要城市,别稱“中國煤都”。作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中國大古都之一,其曆史可追溯至北魏都城平城,遼金時期為陪都,明清時為軍事重鎮,素有“北方鎖鑰”之稱。2025年數據顯示,其行政區劃包含4個市轄區和7個縣,總面積約1.4萬平方公裡。
地理與戰略地位
地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大同盆地中心,北隔長城與内蒙古接壤,是華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京包、同蒲、大秦鐵路在此交彙。曆史上為兵家必争之地,兼具“全晉屏障”和“北方門戶”的軍事意義。
經濟與資源特色
大同以煤炭資源聞名,是中國重要煤炭工業基地,曾被稱為“煤都”。同時,作為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和優秀旅遊城市,擁有雲岡石窟、懸空寺、華嚴寺等世界級文化遺産,旅遊業發達。
文化底蘊
作為北魏京華,大同融合了多民族文化,雲岡石窟是佛教藝術瑰寶,懸空寺展現獨特建築技藝。市内還保留遼金寺廟群、明清古建,被譽為“中國雕塑之都”。
若需更完整的行政區劃或最新數據,可參考山西省政府的官方來源。
《大同市》是指中國山西省的一個地級市,位于山西北部,是山西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大同市》可以拆分為“大”和“同”兩個字。其中,“大”是一個部首,代表了人的形象,它有三個筆畫;“同”是一個部首,代表了相同、共同,它有六個筆畫。
《大同市》一詞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大同一詞最早見于《尚書·大禹谟》:“吾舉大同,苞苴百姓,以教無上政。”是指實現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大同市》的繁體字為:大同市。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大同的古時漢字寫法為“大衕”。其中,“大”字的形狀與現代相似,而“同”字的形狀則有所變化。
1. 我們在大同市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慶典活動。
2. 大同市的經濟發展迅速,成為了山西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大同市内有許多組詞,例如:大同火車站、大同大學、大同國際機場等。
與《大同市》的近義詞相近的詞包括:同城、同都、同一市。
《大同市》的反義詞可以是其他城市的名字,例如:大連市、大慶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