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職的意思、道職的詳細解釋
道職的解釋
道教官員的職務。《宣和遺事》前集:“及置道官,自太虛大夫至金壇郎,凡十六等,同文自中大夫至迪功郎。道職自 沖和殿 侍宸至 凝神殿 校經,凡十一等。”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
- 職的解釋 職 (職) í 管理某種事務,分(坣 )内應做的事:職業。職務。職守。職權。天職。盡職。 執行事務所處的一定地位:職工。職位。職員。職稱。以身殉職。 舊時公文用語,下屬對上司的自稱:卑職。職當奉命。
網絡擴展解釋
“道職”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用于描述道教體系中的官職設置,其解釋可從以下方面展開:
一、基本定義
“道職”指道教官員的職務,屬于古代宗教管理體系的一部分。該詞由“道”(道教)與“職”(職務)組合而成,強調道教内部的官職分工。
二、曆史背景與等級劃分
根據《宣和遺事》記載,宋代曾設立系統的道教官職體系,分為不同等級:
- 道官等級:如太虛大夫至金壇郎共十六等;
- 道職等級:從“沖和殿侍宸”到“凝神殿校經”共十一等。
三、文獻例證
- 史籍記載:除《宣和遺事》外,明代韓上桂詩句“三公論道職調元”也提及該詞,體現其在政務與宗教結合中的角色。
- 詩詞引用:宋代陳普《詠史上·光武》中“經邦論道職何卑”,側面反映了道教官職在曆史語境中的地位。
四、延伸說明
該詞在現代已不常用,主要用于研究道教曆史或古籍解讀。其注音為ㄉㄠˋ ㄓˊ(拼音:dào zhí),結構為半包圍(道)+左右(職)。
如需進一步了解宋代道教官職體系,可查閱《宣和遺事》原文或道教制度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職這個詞,意思是指一個人從事的職業或專業。
拆分部首和筆畫:道職的部首是辶,它的拆分部首是辶,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道職一詞起源于中國漢字文化,是中文中常用的詞彙之一。在繁體字中,道職的寫法是道職。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道職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并無太大差異,仍然是道職。
例句:他的道職是醫生,每天都在醫院裡照顧病人。
組詞:道職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例如:職業道德、職業培訓等。
近義詞:與道職意思相近的詞語有:職業、職務、工作等。
反義詞:與道職意思相反的詞語有:退職、離職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