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脫字的意思、脫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脫字的解釋

書刊中脫漏的字。《漢書·藝文志》:“文字異者七百有餘,脫字數十。”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海上述林>上卷序言》:“對于文辭,隻改正了幾個顯然的筆誤,和補上若幹脫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脫”字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核心義項

  1. 脫離;離開

    指事物從原有位置或狀态中分離。如“脫節”“脫險”。《說文解字》釋為“消肉臞也”,本義與形體消減相關,後引申為分離㈠。

    例:脫缰之馬(脫離束縛)

  2. 取下;除去

    表示主動移除附着物。如“脫帽”“脫水”。《廣韻》注“他括切”,意為“解也”㈡。

    例:脫去外衣(除去衣物)

  3. 遺漏;缺失

    指文字或内容的疏漏。如“脫漏”“脫誤”。《增韻》載:“脫,阙也”㈢。

    例:抄寫脫字(文字遺漏)

  4. 輕率;疏略

    形容言行隨意不拘。如“脫易”“輕脫”。《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有“輕則寡謀,無禮則脫”㈣。

二、引申與特殊用法

  1. 逃逸;擺脫

如“逃脫”“脫身”。杜甫《飲中八仙歌》有“脫帽露頂王公前”㈤。

  1. 中醫術語

    指病情危重時氣血耗竭,如“虛脫”“脫證”㈥。

  2. 副詞用法

    表假設,相當于“或許”。如“脫有不測”(《後漢書》)㈦。

三、文字學溯源

“脫”為形聲字,從“肉”(月)、“兌”聲。本義與肉體消減相關(如“消肉臞”),後擴展為脫離、解除等抽象義㈧。其聲旁“兌”兼表“脫離”意,體現漢字形聲字聲旁亦表義的特點㈨。


來源說明

㈠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㈡ 陳彭年《廣韻》(上海古籍出版社)

㈢ 丁度《增韻》(《集韻》附編)

㈣ 《左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㈤ 杜甫《杜工部集》(文學古籍刊行社)

㈥ 《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

㈦ 範晔《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㈧ 季旭昇《說文新證》(福建人民出版社)

㈨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脫字”指書刊、文獻中因抄寫、刊印等過程中遺漏或缺失的文字,屬于文獻校勘術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根據漢典和滬江線上詞典的解釋,“脫字”即“脫漏的字”,常見于古籍整理或文本校對場景。例如《漢書·藝文志》提到“文字異者七百有餘,脫字數十”,魯迅在《海上述林》序言中也提到補正脫字。

  2. 成因與影響
    脫字多因抄寫疏忽、刻版錯誤或保存不當導緻,可能改變原文含義。例如提到《漢書》記載的脫字案例,說明其曆史普遍性。

  3. 相關術語
    與“脫字”類似的還有“衍字”(多餘的字)、“訛字”(錯别字),三者合稱古籍校勘的“三誤”。

若需進一步了解“脫”的其他含義(如脫離、取下等),可參考漢典等來源的詳細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杯盤狼藉表揚谄詐趁勢觸羅村原鄧亞萍恫懼貳師發衆飛苞驿篚風抟覆海浮沒膏疇廣莫歸天駭電鴻臣剪發披缁降叛界牆九主九宗七祖俊賞科鬥篆括搭盲洋眉目傳情旁孼旁系親屬攀胡軿列評薦平實品行撲碌啟行絨布軟翅紗巾上奉山氓舍不得生獰生死海申用詩室濕漬漬耍煙九水兕死無對證塘上曲歎慕銅氨絲通天服望寮蚊子木武帷五香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