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脬。
“尿胞”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中醫理論
實際應用
類型 | 含義 | 來源 |
---|---|---|
生理現象 | 憋尿、膀胱積尿 | 、3、6 |
中醫器官 | 現代解剖學中的膀胱 | |
方言/古語 | 讀作suī bāo,指尿脬(膀胱俗稱) | 、4、7、8 |
文學引申 | 貶稱嬰幼兒 | 、10 |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辭海》《金瓶梅詞話》等文獻。
尿胞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尿液中的細胞,尤指異位的或病理性的情況下尿液中出現的脫落的上皮細胞。
尿胞的拆分部首是屍和月,其中屍部表示身體相關的事物,月部表示與月亮、水相關的事物。它的總筆畫數為11。
尿胞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直觀,尿指的是人體産生的排洩物,胞表示細胞。因此,尿胞指的是尿液中脫落的細胞。
尿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尿胞」,即保留了簡體字的形狀和組合。
尿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一般沒有太多差異,因為它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詞語。
1. 醫生通過檢測尿液中的尿胞來判斷病人的腎功能。
2. 尿液中出現大量的尿胞可能是尿路感染的症狀之一。
1. 尿液:指人體排洩的尿。
2. 尿路:指從腎髒到膀胱的排尿通道。
3. 尿檢:對尿液進行化驗,以檢測有無疾病。
4. 胞波:指細胞的震蕩或顫動。
尿胞的近義詞包括尿液中脫落的細胞。
尿胞的反義詞可以是正常狀态下尿液中沒有脫落細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