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盜警的意思、盜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盜警的解釋

亦作“盜警”。謂發生盜賊劫掠事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三·郝氏遇仙》:“ 霸州 郝恭定 公母 李太夫人 ,戶部侍郎 傑 之配也。孕公時,家有盜警,夫人倉卒墜樓傷股。”《清史稿·職官志三》:“ 光緒 三十年,以 淮 徐 盜警,改置巡撫。” 陳明韬 《卧虎令傳奇》六:“這年冬天, 三水縣 發生了盜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盜警指因盜賊活動引發的警報或警戒狀态,特指古代或特定場合下為防範、通報盜竊事件而設立的警戒信號或應急機制。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盜警(dào jǐng)是由“盜”與“警”構成的複合詞:


二、詞源與曆史用法

  1. 古代治安制度

    在傳統社會中,“盜警”屬于地方治安術語,常見于州縣衙門的巡防體系。例如清代《六部成語注解》載:“盜警,謂盜賊之警報”,指官府接到盜案後發布的戒嚴指令。

    來源:《六部成語注解》(清代官方行政術語詞典)。

  2. 軍事防禦場景

    古代城防或軍營中,“盜警”與“烽警”“邊警”并列,指小規模敵襲或匪患。如《明史·兵志》記載衛所“遇盜警,晝舉旗、夜燃火”示警。

    來源:《明史·兵志》(二十四史之一)。


三、現代延伸含義

現代漢語中,“盜警”一詞使用頻率較低,但仍保留兩類語境:

  1. 安防系統術語

    指防盜報警裝置觸發的信號(如紅外感應警報),常見于安防行業規範。

    來源:《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範》(GB 50348-2018)。

  2. 文學與曆史文本

    用于描述曆史小說或文獻中的突發盜賊事件(如“一夜數起盜警”)。

    來源:《漢語大詞典》(權威語文工具書)。


四、相關概念辨析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3. 《六部成語注解》(清代官修詞典)
  4. 《明史·兵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5. 《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範》(GB 50348-2018)

網絡擴展解釋

“盜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盜警”指發生盜賊劫掠的事件,強調因盜竊或搶劫引發的治安警報或緊急情況。該詞為曆史性表述,常見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


二、引證與用法

  1. 曆史文獻記載

    • 清代王士禛在《池北偶談》中提到:“家有盜警,夫人倉卒墜樓傷股”,描述因盜賊突襲導緻的意外。
    • 《清史稿》記載光緒年間“淮徐盜警”事件,直接促成地方官職調整。
  2. 現代文學引用
    作家陳明韬在《卧虎令傳奇》中寫道:“三水縣發生了盜警”,延續了該詞的傳統用法。


三、詞源與結構


四、總結

“盜警”是典型的曆史性詞彙,側重描述盜賊活動引發的緊急狀況。如今更多見于學術研究或特定語境,日常交流中常以“盜竊案”“搶劫事件”等現代表述替代。

别人正在浏覽...

竝舍碧原搏攫超升出其不意,掩其不備出嗣達信點頭會意琱琭帝網鵝掌菜扶拔硌蹴鲠泗廣寒殿股肱之臣鼓史紅榜薨殂恢大澗溪毛就壻積悟塊兒老皇曆棱節冷食樂佚連宮令辭李膺舟躶身買物曆棉布南詞泥墩墩盤究盤郢剽拟鉟铤鋪舒遷騰竊斧傾玷忍手戎陣儒帥聲節順化倏然忪忪傥然踏謠穨陵瓦甃鄉祀芗澤掀揚小胡子熁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