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傥然的意思、傥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傥然的解釋

(1).怅然自失貌。《莊子·田子方》:“ 子方 出, 文侯 儻然終日不言。” 成玄英 疏:“儻然,自失之貌。聞談 順子 之德,儻然靡據,自然失所謂,故終日不言。”

(2).漠然,無思慮貌。《莊子·天地》:“雖以天下譽之,得其所謂,謷然不顧;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謂,儻然不受。” 成玄英 疏:“儻是無心之貌。”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是故傲然忘賢,而賢與慶會;忽然任心,而心與善遇;儻然無措,而事與是俱也。”

(3).恍忽貌。 明 張煌言 《贈陳文生侍郎返命閩峤》詩之一:“倡予還和汝,天夢儻然醒。” 清 吳偉業 《柳敬亭傳》:“於是聽者儻然若有見焉;其竟也,恤然若有亡焉。”

(4).倘若。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終制》:“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豈求備禮乎?”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訓女》:“﹝老旦﹞相公休焦,儻然招得好女婿,與兒子一般。”《醒世恒言·施潤澤灘阙遇友》:“如若有本錢的,他拼這賬生意扯直,也還不在心上;儻然是箇小經紀,隻有這些本錢……這兩錠銀乃是養命之根,不争失了,就如絶了咽喉之氣。”

偶然;僥幸。 宋 王安石 《謝孫龍圖啟》:“伏念某蕞爾之材,儻然而仕,進有官謗,未嘗不憂;退無私田,可以自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傥然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表示“偶然”“不期然而然”或“怅然自失”的狀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釋義進行說明:


一、核心釋義

  1. 偶然;意外

    指事情的發生出乎意料,非刻意為之。

    例證:

    “傥然來異物,寂寞不尋常。” ——《漢語大詞典》引《莊子·繕性》注

    來源:《漢語大詞典》(權威辭書)

  2. 怅惘自失貌

    形容因失落、茫然而心神不定的情态。

    例證:

    “傥然若有失,撫己徒懷慚。” ——王充《論衡·道虛》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二、詞義源流與用法


三、近義辨析

詞彙 側重含義 區别
傥然 意外性、恍惚感 含主觀情緒色彩
偶然 客觀隨機性 中性描述事件
蓦然 瞬間突發 強調時間短促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文言遺存,現代漢語多見于:

  1. 學術文獻:哲學、文學研究中描述道家“無為”境界。
  2. 文學創作:增強文言語感,如“傥然回首,往事如煙”。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備注“書面語詞”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莊子集釋》(中華書局)
  4.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傥然”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類解釋:

  1. 怅然自失貌
    指人因失落或困惑而心神不定的狀态。例如《莊子·田子方》中描述文侯“儻然終日不言”,成玄英注解為“自失之貌”。唐代貫休詩句“傥然重結社,願作掃壇人”也體現了這種情緒。

  2. 漠然無思慮貌
    表示對事物淡然處之、無欲無求的态度。《莊子·天地》提到“儻然不受”,成玄英解釋為“無心之貌”,即不執着于外界的評價。

  3. 恍忽貌
    形容恍惚、朦胧的狀态。明代張煌言詩句“天夢儻然醒”和清代吳偉業《柳敬亭傳》中“儻然若有見”均描繪了這種意境。

  4. 倘若(連詞用法)
    表假設,相當于“如果”。如宋代黃庭堅詞句“傥然圖畫麒麟”,以及現代例句“傥然遇到困難,可尋求幫助”。

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莊子》及唐宋詩詞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敗群白無瑕飙舉電至長古嚵榮車價秤铊攢所大使者丁字梁惡女伐閲法雲符拔各取所需共硯席溝谷關都還旋寒風子鶴馭黃光江渡奬赉儉樸教鞭家訓結聚技能急農錦組絶膑舉薦克孜爾千佛洞隆窟論孟羅裙鬧混孽寵驽鉛剖解遷蹇切診輕車減從雀鼠瞿麥入鄉隨俗塞垣勝遊沈昏伸直書蟲田祖梃擊通式馲駞文化生活出版社祥雲險曲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