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肱之臣的意思、股肱之臣的詳細解釋
股肱之臣的解釋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詞語分解
- 股肱的解釋 ∶大腿和胳膊。均為軀體的重要部分。引申為輔佐君主的大臣。又比喻左右輔助得力的人君之卿佐,是謂股肱;股肱或虧,何痛如之!;;《左傳;昭公九年》 又如:股肱之臣 ∶輔佐,捍衛昔周公大公股肱 周室,夾輔
- 臣的解釋 臣 é 君主時代的官吏,有時亦包括百姓:臣僚。臣子。臣服。君臣。 官吏對君主的自稱:“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古人謙稱自己。 古代指男 * 隸:臣仆。臣虜。 君 筆畫數:; 部首: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股肱之臣”的詳細解釋如下:
1.讀音與字義
- 正确讀音:gǔ gōng(音同“古工”)。常被誤讀為“gǔ hóng”,需特别注意“肱”的發音。
- 原意:“股”指大腿,“肱”指上臂(從肘到肩的部分),兩者均為人體重要部位,象征支撐與力量。
2.詞義解析
- 比喻義: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的助手與親信,如同人體的股肱般不可或缺。例如曆史中的蕭何、張良、諸葛亮等均被視為股肱之臣。
3.出處與用法
- 出處:最早見于明代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豈可去孤左右?”。
- 語法功能:作賓語或定語,多用于正式語境,形容重要輔佐者。
4.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耳目心腹、股肱心膂。
- 文化内涵:體現古代對君臣關系的重視,強調輔臣對統治者的關鍵作用。
“股肱之臣”以身體部位為喻,凸顯輔佐者的重要性,讀音需注意避免混淆。其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和文學作品中,強調忠誠與能力兼備的角色。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股肱之臣
股肱之臣是指在某個領導者或者組織身邊起着重要作用的忠誠幹才。股肱在這裡意指手臂,比喻為貼近領導者的親信。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股:(肉字旁)部首肉,共4畫
- 肱:(肉字旁)部首肉,共7畫
- 臣:(臣字旁)部首臣,共7畫
來源和繁體
股肱之臣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典故和文獻。在古代官員或領導者的身邊,通常會有一些忠誠而能力強的臣子作為緊密合作的夥伴。
股肱之臣的繁體字是「股肱之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股肱之臣」的字形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是領導的股肱之臣,一直以來都以出色的表現和忠誠的态度取得了領導的信任。
2. 這位總裁的股肱之臣在關鍵時刻為公司帶來了許多突破性的創意和決策。
組詞
1. 忠心耿耿
2. 經綸之才
3. 前臣後腐
4. 助手
近義詞
1. 爪牙
2. 左膀右臂
3. 徒子徒孫
4. 骨幹
反義詞
1. 叛逆之臣
2. 叛亂者
3. 反抗者
4. 背叛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