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廣寒宮。 宋 陸遊 《八月十四日夜三叉市對月》詩:“一言欲報 廣寒殿 ,茅簷華屋均相見。” 元 袁桷 《李宮人琵琶行》:“ 廣寒殿 冷芙蕖秋,簇金鵰袍香不留。”
(2).宮殿名。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内規制紀略》:“又再南巍然若山者,曰 廣寒殿 ,即俗所雲 蕭後 梳妝樓也。 萬曆 七年傾頽。”
“廣寒殿”是漢語中的古典詞彙,具有雙重含義,既指向神話傳說中的月宮,也指曆史上真實存在的宮殿。以下是詳細解釋:
神話中的“廣寒殿”
即“廣寒宮”,是古代傳說中嫦娥仙子在月亮上的居所,常作為月亮的代稱。例如:
曆史上的“廣寒殿”
指元、明時期北京太液池(今北海)畔的一座皇家宮殿。據明代劉若愚《酌中志》記載,此殿俗稱“蕭後梳妝樓”,于萬曆七年(1579年)倒塌。
該詞兼具虛實雙重内涵:既承載了古典神話的浪漫想象,也見證了古代建築的興衰變遷。在文學作品中,多用于渲染月色、孤寂或曆史懷舊之情。
《廣寒殿》是指月宮中的一座殿堂,也是嫦娥仙子的居所。這座殿堂迎月而建,通常被用來形容美麗的月亮和月光明亮的夜晚。
《廣寒殿》的拆分部首是廣、宀和殳,其中廣和宀屬于“宀”部,殳屬于“殳”部。根據筆畫順序,廣寒殿共有15畫。
廣寒殿的概念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中。故事中,嫦娥仙子因誤食仙丹而升仙,成為月宮中的仙人,居住在廣寒殿。
廣寒殿的繁體寫法是廣寒殿。
古時候,漢字“廣寒殿”的寫法并不完全相同,具體寫法因時代和書法家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例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廣寒殿的寫法可能是“廣寒殿”。
1. 今晚的月亮真美,好像廣寒殿裡的仙子。
2. 黃昏時分,廣寒殿的月光灑在水面上,映照出一片銀白。
1. 廣寒:指的是廣寒殿所在的地方,也可以指月亮。
2. 殿堂:指有一定規模、供祭祀和重要場合使用的建築物。
1. 月宮:指嫦娥仙子居住的地方。
2. 皓月:指明亮的月亮。
暗夜:指沒有月亮的晚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