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鋪陳展現。 唐 鄭亞 《<會昌一品集>序》:“公乃觀東序之圖,按西崑之諜,鋪舒名實,藻縟文采。”
(2).鋪排陳設。 前蜀 杜光庭 《謝新殿修金箓道場表》:“纔畢瓊宮之製,先開金籙之壇。鋪舒而一一精新,祗敬而重重蠲潔。” 前蜀 杜光庭 《宣再往青城安複真靈醮詞》:“遂命圖繪神姿,鋪舒内殿,朝燃玉穗,夕備銀釭。”
“鋪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pù shū(注音:ㄆㄨˋ ㄕㄨ),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鋪陳展現
指通過文字或行為将事物詳細展開、呈現。例如唐代鄭亞在《<會昌一品集>序》中寫道:“鋪舒名實,藻縟文采”,意為通過鋪展事實與文采來展現内容。
鋪排陳設
強調對物品或場景的布置與安排。前蜀杜光庭在《謝新殿修金箓道場表》中提到“鋪舒而一一精新”,描述了對道場陳設的精心準備。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描述文學創作中的鋪陳手法或實際場景的布置,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鋪舒》是一個漢語詞語,代表着放松、舒適、安逸的意思。它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愉快、輕松自在,也可以形容環境、氣氛的寬敞和舒適。
《鋪舒》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金》和《舌》。其中,《金》是第一個部首,指的是“金屬”;《舌》是第二個部首,指的是“舌頭”。《鋪舒》一共有11個筆畫。
《鋪舒》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周南·關雎》中:“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達了美麗的女子和君子的傾慕之情,将舒適、安逸的意境與美好的女子相聯想。
《鋪舒》的繁體字為「鋪舒」。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鋪」字的寫法是「釒」和「甫」組合起來,部分像是三條豎線加上橫線;「舒」字的寫法是象征柳葉的形狀。
1. 他整理好了床鋪,讓房間變得舒適宜人。
2. 在這個溫泉酒店,你可以盡情地鋪舒一下,享受一段放松的時光。
1. 舒適:形容舒服、惬意的。
2. 舒服:指感覺輕松、自在、沒有不適。
3. 舒展:展開、伸展,比喻心情舒暢、開朗。
1. 安逸:舒適、悠然自得。
2. 適意:舒適、得意。
1. 不適:不舒服、不合適。
2. 緊張:不放松、擔憂不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