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速貌。 清 黃景仁 《雜詠》之十八:“霍曶不可追,寒光滿虛榭。”
“霍曶”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多用于古文或文學作品中,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霍:本義指鳥疾飛時發出的聲音,引申為“迅速、突然”。例如:
曶:通“忽”(hū),表示迅速、輕忽或極微小的量。例如: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詩歌或書面語,現代口語中極少出現。如需引用,建議結合上下文語境,增強畫面感和節奏感。
如需進一步了解“霍”的象形字源(如甲骨文中“雨+鳥”的結構)或“曶”的書法演變,可參考。
《霍曶》是一個漢字詞語,寓意為“興旺、繁盛”。它形容事物或事情蓬勃發展、繁榮昌盛的情景。
《霍曶》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雨部(部首:雨),右邊是土部(部首:土)。它總共包含了12個筆畫。
《霍曶》是一個古代的漢字,該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說文解字》是《東漢》時期的學者許慎所撰寫的一部字書,收錄了當時已知的篆字字形和字義。
在繁體字中,霍曶的寫法保持不變。
《霍曶》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以追溯到篆字時期,字形略有變化。在篆字中,霍曶的寫法如下:
雨部:雨、雩、雫
土部:圠、圩、堔、圞
1. 這個行業在過去幾年裡蓬勃發展,充滿了霍曶的氣息。
2. 他的事業越來越興旺,他的生意真是一片霍曶。
3. 這個城市的經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正在邁向繁榮昌盛的霍曶時期。
1. 霍曶興旺
2. 霍曶發展
3. 霍曶繁榮
1. 興盛
2. 繁盛
3. 繁榮
1. 衰退
2. 蕭條
3. 衰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