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疥搔的意思、疥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疥搔的解釋

疥瘡。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順逆》:“事多發役以奪民時,作謀增稅以奪民財。病疥搔,溫體,足胻痛。” 漢 焦贛 《易林·渙之震》:“瘡瘍疥搔,孝婦不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疥搔”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解釋


引證解釋

古代文獻中多次出現該詞:

  1. 漢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順逆》中提到:“病疥搔,溫體,足胻痛”,描述因勞役和賦稅過重導緻民衆患病的情景。
  2. 漢代焦贛《易林·渙之震》記載:“瘡瘍疥搔,孝婦不省”,反映疥瘡的普遍性。

字義分解


其他相關信息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代用法,可參考《春秋繁露》《易林》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疥搔

疥搔是一個漢字詞彙,既有名詞也有動詞的用法。作為名詞時,它指的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出現小疙瘩、脫屑等症狀。作為動詞時,疥搔指的是人們不停地撓抓身體因感到癢而帶來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疥搔的字形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疒”(病字旁),右邊是“手”字旁。它總共有9個筆畫,疒部為5畫,手部為4畫。

來源和繁體

疥搔的出自《說文解字》一書,是古代對疥瘡的稱呼。它的繁體字是「疥」+「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疥搔是以「」的形式呈現,「」表示疥瘡,「」表示撓抓的動作。

例句

1. 他得了疥搔,整天不停地撓。

2. 這位患者正在接受疥搔的治療。

組詞

瘙癢、疙瘩、脫屑

近義詞

搔癢、瘙癢

反義詞

舒適、安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