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講兵的意思、講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講兵的解釋

講武練兵。《漢書·王莽傳下》:“時 忠 方講兵都肄。”《後漢書·寇恂傳》:“ 恂 闆書屬縣,講兵肄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講兵”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講武練兵,即通過訓練和演習提升軍隊的戰鬥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講兵”指代軍事訓練活動,強調對士兵的戰術、武器使用等方面的操練。例如《後漢書·寇恂傳》中提到“恂闆書屬縣,講兵肄射”,即寇恂通過文書督促下屬縣邑練兵射箭。

  2. 文獻出處

    • 《漢書·王莽傳下》:“時忠方講兵都肄”,描述王莽時期軍事訓練的常态化。
    • 《後漢書》中多次出現該詞,均與整頓軍備相關,體現其在軍事語境中的高頻使用。
  3. 字義拆分

    • 講:此處取“講求、注重”之意,如《說文解字》釋為“和解也”,後引申為研究、訓練。
    • 兵:指代軍事或武器,如《孫子兵法》中“兵者,國之大事”的用法。
  4. 曆史背景
    該詞常見于漢代文獻,反映當時對軍事訓練的重視。例如寇恂通過“講兵肄射”強化地方防禦能力,體現古代将領通過系統練兵提升軍隊素質的策略。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使用場景,可參考《漢書》《後漢書》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講兵

《講兵》這個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即“講”和“兵”。其中,“講”的部首是言(讠),筆畫數為7;“兵”的部首是八,筆畫數為7。

“講兵”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兵書,是指對軍事戰術、對戰争的指導原則進行闡述和解釋,以便于士兵理解和運用。《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最重要且最有影響力的兵書之一,其中闡述了許多關于作戰策略、兵器運用、軍隊組織等方面的原則。因此,“講兵”成為了一個專門指導訓練軍隊、傳授戰術知識的活動。

在繁體字中,“講兵”可以寫作「講兵」。

按照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以将“講兵”寫作「講兵」。在古代文獻中,也可以見到一些不同的寫法,如「講兵相馬」等。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一直在軍隊中講兵,傳授戰争的經驗和技巧。”

與“講兵”相關的組詞有:講解、講述、軍事、兵法等。

與“講兵”近義的詞有:授軍、教兵、講戰術等。

與“講兵”反義的詞有:閉口、保密、保守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