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雕繪的木制禮器。祭享時以盛犧牲。 南朝 宋 鮑照 《數詩》:“八珍盈彫俎,綺肴紛錯重。”
“雕俎”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析:
“雕俎”指一種雕刻紋飾的木制禮器,主要用于祭祀時盛放犧牲(祭品)。其中,“雕”指雕刻工藝,“俎”是古代祭祀或宴享時放置祭品的器具。
南朝宋詩人鮑照在《數詩》中寫道:“八珍盈雕俎,綺肴紛錯重”,描述了雕俎中盛滿珍貴祭品的場景,印證了其作為禮器的用途。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雕俎”可引申為高級官員的職位或權力的象征,因雕飾精美的俎器代表貴族地位。但此解釋在其他權威典籍中較少出現,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比喻用法。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曆史研究或禮儀文化相關的讨論中,現代日常使用較少。
如需進一步考證引申義,建議參考更多古代文獻用例或權威辭書。
雕俎(diāo z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
雕的部首是隹(鳥),它有8個筆畫。
俎的部首是人,它有9個筆畫。
雕俎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主要是指在古代宴會上供奉祭祀的祭肉器皿。雕俎也可以象征美食和宴會。
雕俎的繁體字為鵰俎。
在古代,雕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形狀更加像一隻鳥的樣子。俎的寫法也有變化,它的形狀更加類似人的樣子。
1. 在這個盛大的宴會上,桌上擺滿了各種美味的雕俎。
2. 他在雕俎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以示自己的廚藝。
雕刻、俎車、案牍、肴馔、宴席
祭品、祭肉、祭器
素肴、清湯寡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