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喪魂驚的意思、膽喪魂驚的詳細解釋
膽喪魂驚的解釋
同“ 膽裂魂飛 ”。《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任你銅筋鐵骨的好漢,到此也膽喪魂驚,不知斷送了多少忠臣義士!”
詞語分解
- 膽的解釋 膽 (膽) ǎ 人或某些動物體内器官之一,在肝髒右葉的下部:膽囊。苦膽。膽固醇。肝膽相照(指對人忠誠,以真心相見)。 不怕兇暴和危險的精神、勇氣:膽量。膽氣。壯膽。膽魄。膽大妄為(唅 )。 裝在器物内
- 驚的解釋 驚 (驚) ī 騾馬等因為害怕而狂奔起來不受控制:驚車。驚群。馬驚車敗。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緊張不安:驚恐。驚駭。驚愕。驚惶。驚詫。驚遽。驚厥。驚悟。驚心動魄。驚惶失措。驚世駭俗(言行出奇,使世
專業解析
"膽喪魂驚"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極度恐懼、驚慌失措的狀态,字面意思是膽量喪失、魂魄受驚,強調精神層面受到強烈沖擊而失去常态。
一、釋義與字源
"膽"指膽囊,傳統中醫認為膽主決斷,象征勇氣;"喪"即喪失;"魂"指精神或意識;"驚"意為受驚。四字組合生動描繪了人因極度恐懼而喪失勇氣、精神崩潰的狀态。該成語屬于典型的"并列式"結構,通過"膽喪"與"魂驚"的疊加強化情感表達,程度深于單用"膽戰心驚"或"魂飛魄散"。
二、典故與文獻溯源
此成語最早可追溯至明代文獻:
-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卷:"文秀哭倒在地,呂賊用手扯起,吓得他膽喪魂驚。" 此處描寫人物遭遇威脅時的驚恐反應。
- 李開先《寶劍記》傳奇:"唬得人膽喪魂驚,唬得人膽喪魂驚。" 通過重複句式渲染戲劇性恐懼氛圍。
三、近義詞辨析
- 魂飛魄散:側重精神徹底崩潰,程度更深。
- 心驚膽戰:強調恐懼引發的生理顫抖。
- 面如土色:僅描述恐懼時的面部表現。
相較而言,"膽喪魂驚"更突出勇氣喪失與精神震蕩的雙重打擊,多用于書面語體。
四、現代應用場景
該成語在現代漢語中仍具生命力,常見于:
- 文學描寫:如"爆炸聲響起,衆人膽喪魂驚,四散奔逃"。
- 新聞标題:報道重大突發事件時,如"地震瞬間,居民膽喪魂驚"。
- 曆史叙述:形容戰争或災難中的群體心理,如"空襲警報令全城膽喪魂驚"。
參考資料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條目"膽喪魂驚")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成語釋義)
- 馮夢龍. 《醒世恒言》[M]. 明刻本.(卷二十原文印證)
- 李開先. 《寶劍記》[M]. 明嘉靖二十六年原刻本.(第二出唱詞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
“膽喪魂驚”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極度恐懼、驚慌的狀态,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指人因極度害怕而導緻膽氣喪失、魂魄受驚,常用來描述面對極端危險或恐怖場景時的心理狀态。其含義與“膽裂魂飛”相近。
2.出處與典故
- 出自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任你銅筋鐵骨的好漢,到此也膽喪魂驚,不知斷送了多少忠臣義士!”。通過文學描寫,強化了成語的戲劇性和感染力。
3.用法與結構
- 語法:聯合式成語,多作狀語,修飾恐懼時的表現(如“吓得膽喪魂驚”)。
- 例句:
- “葉嘯環視周圍的景象,映入眼簾的滿是一具具不完整的屍體,把他吓得膽喪魂驚。”
- 現代語境中也可用于誇張表達,如“看完恐怖片後,我整晚膽喪魂驚,難以入眠”。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膽裂魂飛、大驚失色、怛然失色。
- 反義詞:神色自若、泰然處之。
5.延伸學習
- 相關成語:如“擔驚受怕”“魂飛魄散”等,均與恐懼情緒相關,可結合語境靈活運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文學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醒世恒言》原著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艾艾榜子寶鉸迸淚抄近愁心鬥龍舟放臂翻招反棹廢人風候俸薪擱得住工資分鈎帶鈎葛孤鳏圭首詭形過氧锢滞家傳戶誦鞬镳拮隔借孝擊折鸠七咤絶症扛半拉子活酷儒鱗蟲令人齒冷驎骥卵與石鬥魯論率以為常面妝苗床謬議尼龍懦尫鵬背憑由恰恰襦帼铩翼士孫耍手腕私問肅對台遣使題衣通力合作頽隴晚渡頑劣五蘊皆空蕭晨燮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