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時分的渡口。 唐 張喬 《題廣信寺》詩:“晚渡明村火,晴山響郡鼙。” 明 高啟 《泊德清縣望金鳌玉塵二峰》詩:“寒城動遙炊,晚渡罷孤市。” 馮至 《伍子胥》八:“隻有林澤中的茅屋,江上的晚渡, 溧水 的一飯,對于 子胥 是一個反省,一個停留,一個休息。”
“晚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傍晚時分的渡口,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用以描繪黃昏時分的江邊或河岸場景。以下是具體解析: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中的具體語境,可參考古典文學典籍或權威詞典。
晚渡,指的是在夜晚渡過江河或湖泊。
晚渡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日(rì)和水(shuǐ)。它共有11個筆畫,其中日部首占1畫,水部首占10畫。
晚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絲衣》:“晚渡姑蘇,暨南則留。”其中晚渡描述了夜間渡江的情景,姑蘇是古代江蘇地區的一座城市。
晚渡的繁體字為「晚渡」。
在古代,晚渡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有所不同。其中晚字的舊體寫法為「晚」,渡字的舊體寫法為「涜」。
1. 他們乘坐小船晚渡長江去對岸。
2. 在晚渡的時刻,江面上彌漫着一片甯靜的景象。
晚渡的相關組詞有:
1. 渡江:指渡過江河。
2. 渡口:指供人渡船停靠的口岸。
3. 渡船:指用于渡江的小船。
晚渡的近義詞有:
1. 晚時渡:意指在夜晚渡江。
2. 夜渡:指在夜晚過江。
晚渡的反義詞是:
早渡:指在早晨或白天渡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