鈎帶的意思、鈎帶的詳細解釋
鈎帶的解釋
亦作“鈎帶”。1.即帶鈎。《荀子·禮論》:“説褻衣,襲三稱,縉紳而無鉤帶矣。” 楊倞 注:“搢紳,謂扱於帶。鉤之所用弛張也,今不復解脫,故不設鉤也。”
(2).連綴;互相牽連。《文選·阮籍<詠懷>之九》:“連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帶。” 劉良 注:“子母,瓜之子母也。鉤帶,猶連綴也。” 唐 王勃 《慈竹賦》:“如母子之鈎帶,似閨門之悌友。”
詞語分解
- 鈎的解釋 鈎 (鈎) ō 懸挂或探取東西用的器具,形狀彎曲,頭端尖銳:鈎子。秤鈎兒。火鈎子。 形狀像鈎子的:蠍的鈎子。鈎針。 漢字筆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用鈎形物搭、挂或探取:鈎住樹枝
- 帶的解釋 帶 (帶) à 用皮、布或線等做成的長條物:帶子。皮帶。領帶。一衣帶水。 像帶子的長條物:帶鋼。帶魚。聲帶。 車輪胎:車帶。外帶。 區域:地帶。溫帶。 佩戴,披挂:帶孝。帶劍。 隨身拿着:攜帶。帶挈。
網絡擴展解釋
“鈎帶”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用法區分:
一、成語含義(現代常用)
指通過計謀或手段引誘、勾引他人,含貶義。
- 構成解析:“鈎”比喻用鈎子抓住對方心理,“帶”指用手段引導。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社交、政治或商業中的欺騙行為,如“他利用鈎帶手段獲取利益”。
二、古代文獻含義
- 指代“帶鈎”
即古代服飾中用于系扣的金屬鈎,如《荀子·禮論》中“縉紳而無鉤帶”描述禮儀場合不佩戴帶鈎的狀态。
- 表示連綴、牽連
如阮籍《詠懷》中“子母相鉤帶”比喻事物相互關聯,唐代王勃《慈竹賦》以“母子鈎帶”形容緊密相依的關系。
三、例句與延伸
- 現代文學:“箭頭上的倒鈎帶出血淋淋一塊肉”(字面描述鈎子)。
- 注意:現代使用中,成語含義更常見,古代用法多見于文言文或特定文學分析。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詞義——日常交流多指“用計引誘”,而古典文獻中可能涉及器物或抽象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鈎帶 - 了解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語
鈎帶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它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和用法。這裡将為你提供有關鈎帶的一些基本信息。
意思
鈎帶是一個動詞,意指使用鈎子或帶子等物連接或勾住。比如,你可以用鈎帶把衣服系在一起。
拆分部首和筆畫
鈎帶這個詞的部首是鈎,包含了常見的鈎子形狀。它的筆畫數量是8劃。
來源
鈎帶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它是由“鈎”和“帶”兩個字組合而成的。
繁體
在繁體字中,“鈎帶”可以寫作「鈎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鈎帶」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有時候「鈎帶」可以寫作「鉤帶」。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鈎帶這個詞的例句:
- 請使用鈎帶把窗簾捆起。
- 這條腰帶有多重鈎帶,可以調整大小。
- 她用鈎帶把花環系在頭發上。
組詞
與鈎帶相關的組詞有:鈎索、護肩、挂鈎、帶扣等。
近義詞
和鈎帶意思相近的詞彙包括:挂鈎、搭扣、系帶等。
反義詞
與鈎帶相反的詞彙可能是:解開、松開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