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锢滞的意思、锢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锢滞的解釋

固執拘泥。錮,通“ 固 ”。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五:“夫着一能讀書之心橫於胸中,則錮滞有我,其心已與古人天淵懸隔矣,何自而得其活法妙用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锢滞”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ù zhì,其核心含義為固執拘泥,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1. 詞義解析

    • 锢:本義為“用金屬熔液填塞空隙”,此處通“固”(通假字),表示“頑固、固執”。
    • 滞:意為“停滞、不靈活”,引申為思想或行為上的拘泥、刻闆。
    • 合指因固執己見而導緻思維或行動僵化。
  2. 古籍例證
    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五提到:“夫着一能讀書之心橫于胸中,則锢滞有我,其心已與古人天淵懸隔矣……”。
    此處強調過度執着于固有觀念,反而阻礙了靈活理解。


近義詞與反義詞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因固守成規而缺乏創新的狀态,如:“處理問題需避免锢滞,方能突破瓶頸。”


補充說明

需注意“锢”與“滞”的搭配在古漢語中較為特殊,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書面語或學術讨論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锢滞》的意思

《锢滞》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被困、被束縛無法自由行動或流動。它用來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受到限制或阻礙,無法順利進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锢滞》的偏旁部首是金(钅),由16畫組成。

來源

《锢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其中,“锢”來源于金的本義,意為用鐵鍊束縛住。而“滞”則來源于水的本義,表示水流不暢。

繁體

《锢滞》的繁體字是「錮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所以《锢滞》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古代寫法中的「锢」字稱為「鈷」,而「滞」字稱為「滯」。

例句

1. 看到那些動物被關在籠子裡,我感到非常心痛,因為它們被锢滞在狹小的空間裡無法自由。

2. 這個項目進展緩慢,遇到了很多困難,被各種問題锢滞了。

組詞

1. 锢囚:指被囚禁并且無法逃脫的情況。

2. 锢住:指用力抓住或固定住,使無法脫離。

近義詞

1. 阻礙:指阻止、妨礙某事物的進行。

2. 囿于:指被困在某種限制或境地中。

反義詞

自由:指沒有受到限制或束縛,可以任意行動或流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