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受得住:再結實的東西,擱得住你這麼使嗎?
“擱得住”是一個口語化表達,通常用于疑問或否定句,表示對承受能力的質疑。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能夠承受或忍耐困難、壓力、損耗等。例如:“再結實的東西,擱得住你這麼使嗎?”(、)
二、用法特點
三、例句解析
四、相關對比 與近義詞“經得起”相比,“擱得住”更口語化,且多用于反問語境。例如:“擱得住打”比“經得起打”更強調對承受結果的懷疑。
提示:該詞常見于北方方言,現代書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需根據語境判斷是否適用。
擱得住(gē dé zh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擱”、“得”、“住”三個字組成。
擱是由手(扌)和蛤(蛤)組成,手的形象表示動作,蛤表示聲音,擱的本義是放置、停留的意思。
得是由彳(辶)和止(止)組成,彳表示走的意思,止表示停止,得的本義是獲得、取得的意思。
住是由人(人)和主(丶)組成,主表示主持、掌握的意思,住的本義是停留、居住、掌握的意思。
擱得住源自于古代漢語,作為現代漢語詞彙的組合。在繁體字中,擱得住的寫法是擱得住。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擱的部首是手,擱的古代寫法是擱。得的部首是彳,得的古代寫法是㣺或頁。住的部首是人,住的古代寫法是著。
以下是一些使用擱得住的例句:
1. 他擱得住寂寞。
2. 她擱得住困難。
3. 我們要擱得住痛苦,堅持下去。
擱得住的意思是能夠忍受、承受或堅持某種困難、苦難或責任。組詞有擱不住、擱得下、擱不下等。
擱得住的近義詞有忍得住、堅持得住等,反義詞有擱不住、忍不住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