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敬地報答。 南朝 梁 江淹 《為齊王謝冕旒諸法物表》:“便當肅對王休,敬昭異寵,佩服盛文,以慨以懼。”
“肅對”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為詳細解釋:
恭敬地報答
這是最核心的釋義,源自南朝梁江淹《為齊王謝冕旒諸法物表》:“便當肅對王休,敬昭異寵,佩服盛文,以慨以懼。”。此用法多見于古籍,強調以恭敬的态度回應恩惠或禮遇。
莊重地對待
在成語解釋中,“肅對”指對待上級或重要人物時态度恭敬、舉止嚴謹,如“肅對賓客”。
部分詞典(如漢典)僅收錄“恭敬地報答”這一釋義,而其他來源擴展了其作為成語的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
《肅對》是一個中文詞語,其意思是謹慎對待、鄭重對待。
《肅對》由“⺮”(竹)和“對”兩個部首組成,總共包含13個筆畫。
《肅對》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尚書·夏書·周書》中的《肅慎》一詞,作為禮儀的基本要求之一,用來形容對待事物或人物時應具備的謹慎和嚴肅的态度。
《肅對》的繁體字為「肅對」。
古代漢字中的《肅對》有多種寫法,如「肅對」、「肅對」等,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有略微差異。不過,總的來說,字形相似,都強調了對待事物和人物時應保持的謹慎态度。
1. 在面試時,他肅對地回答了每一個問題。
2. 作為一名醫生,他一直肅對待每一位患者。
嚴肅、謹肅、莊肅。
鄭重、慎重、莊重。
輕率、隨意、放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