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白天與夜晚。 唐 李峤 《大周降禅碑》:“旦昏交謝,文質遞遷。”
(2).指終日。 明 高啟 《妫蜼子歌》:“山橫川阻,兩地俱不可以往兮,歸來掩戶卧旦昏。”
“旦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白天與黑夜的交替
指晝夜更替的自然現象,如唐代李峤《大周降禅碑》中的“旦昏交謝,文質遞遷”,意為晝夜交替,文化禮儀隨之變遷。
終日、整日
引申為從早到晚的完整時間段,如明代高啟《妫蜼子歌》中“歸來掩戶卧旦昏”,描述閉門不出、終日卧床的狀态。
“旦昏”既可指自然界的晝夜交替,也可形容時間上的連續性(整日)。其用法多見于古典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旦昏》是一個成語,意為白天和黑夜。它由兩個字組成,表達了一天中兩個極端的時間。例如,我們可以用《旦昏》來表示一個日夜複雜的情況。
段落二:拆分部首和筆畫《旦昏》的第一個字是旦,它的部首是日字旦部。它有5個筆畫,寫法是從上到下再從左到右。
《旦昏》的第二個字是昏,它的部首是日字旦部。它有8個筆畫,寫法是從左到右。
段落三:來源和繁體《旦昏》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五年》的文章中,形容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象征了時間的過去。
在繁體字中,《旦昏》被寫作《曦昏》。
段落四: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不同。《旦昏》在古代的寫法為《旦昬》。
段落五:例句1. 空山新雨後,天氣清朗,仿佛從《旦昏》中走出來。
2. 在這個城市裡,商場從早到晚都熙熙攘攘,完全沒有分辨白天和黑夜的《旦昏》。
段落六: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和《旦昏》相關的組詞有:旦夕(形容時間短暫)、旦末(形容一天結束)、昏旦(形容一天的開始)、昏夜(形容黑夜)。
與《旦昏》近義的詞語有:白晝和黑夜。
與《旦昏》反義的詞語有:黎明和暮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