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大腦皮層 ”。
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是覆蓋在大腦表面的一層高度褶皺的灰質結構,厚度約2-4毫米,主要由神經元胞體、樹突和膠質細胞構成。它是人類高級認知功能的核心區域,在進化上屬于“新皮質”(Neocortex),占人類大腦皮質的90%以上。
分層組織
皮質分為6層(從表層到深層),每層包含特定類型的神經元。例如:
功能分區
根據布羅德曼分區可分為52個區域,主要包含:
褶皺的意義
皮質通過溝回(如中央溝、外側裂)形成褶皺,使表面積增至約0.25平方米,是平滑大腦的3倍,為更多神經元提供空間。
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人類大腦皮質表面積/體積比顯著更高,尤其是前額葉皮質(占人類皮質的29%,黑猩猩僅17%),這支撐了抽象思維、語言和複雜社會行為的演化。皮質損傷可能導緻失語症、失認症或執行功能障礙,例如阿爾茨海默病早期常累及颞頂葉皮質。
《大腦皮質》是指人類和哺乳動物大腦的外層神經組織,是大腦功能區域最為發達的部分。下面将對該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彙進行介紹。
《大腦皮質》的拆分部首是“大”和“腦”,部首“大”是指大的意思,部首“腦”是指腦器官。該詞一共有9個筆畫。
《大腦皮質》的來源是由大腦和皮質兩個詞組成。大腦是指人類和哺乳動物位于頭部的神經器官,負責主要的認知和神經功能;而皮質則是指人類和動物身體表面的最外層組織。
《大腦皮質》的繁體字為「大腦皮質」。
《大腦皮質》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大腦皮殼」,使用了較為形象的字形來描述大腦的外層組織。
他的大腦皮質非常發達,因此具有出色的思維能力。
大腦、皮質
腦皮層、大腦皮層
小腦、腦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