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 葛洪 《神仙傳·麻姑》:“ 麻姑 自説雲:‘接侍以來,已見 東海 三為桑田。向到 蓬萊 ,水又淺於往者會時畧半也,豈将復還為陵陸乎?’ 方平 笑曰:‘聖人皆言海中復揚塵也。’”後因以“東海揚塵”喻世事巨變。 清 錢謙益 《與族弟君鴻論求免慶濤詩文書》:“弟勸兄酬,我歌汝和,歡擊瓦缶,醉卧竹根,誠不知夫東海之揚塵,北山之移谷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東海揚塵漢語 快速查詢。
“東海揚塵”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源自晉代葛洪《神仙傳·麻姑》,記載麻姑與仙人王方平的對話。麻姑提到:“東海三次變為桑田”,王方平則預言“海中将再次揚起塵土,化為陸地”。這一典故被提煉為成語,成為世事無常的象征。
“東海揚塵,唐代之冠裳莫問。”(柳亞子《二十世紀大舞台發刊詞》)
該成語通過神話故事,生動描繪了自然與社會的劇烈變遷,適用于文學、曆史等語境中,表達對物是人非或時代更疊的感慨。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神仙傳》原文或相關文學解析。
東海揚塵是一個詞彙,下面是有關它的一些信息:
東海揚塵通常指在東海地區産生的揚塵現象。揚塵是指地表的塵土、沙塵等由于風的吹動而揚起,使空氣中充滿了浮塵。
東海揚塵包含兩個部首:東和海。東的拼音是dōng,海的拼音是hǎi。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東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一;海的部首是水,筆畫數為五。
東海揚塵一詞源自于漢語,并沒有繁體字形式。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東海揚塵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1. 最近東海揚塵嚴重,對能見度和空氣質量造成了一定影響。
2. 這個海島經常被東海揚塵覆蓋,導緻島上居民生活不便。
東海、揚塵
東海風沙
清新空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