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廬的意思、地廬的詳細解釋
地廬的解釋
大地。《文選·左思<魏都賦>》:“傮響起,疑震霆,天宇駭,地廬驚。” 李周翰 注:“嘈聲起,如振動雷霆,駭驚天地。”
詞語分解
- 地的解釋 地 ì 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地球上的
- 廬的解釋 廬 (廬) ú 房舍:茅廬。廬墓(a.古人于父母或老師死後,服喪期間守護墳墓,在墓旁搭蓋的小屋居住;b.廬舍和墳墓)。 姓。 筆畫數:; 部首: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地廬”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大地”,常用于詩文或典籍中表達對自然空間的宏大描述。以下是詳細解釋:
-
字義與結構
“地”指代人類生存的陸地或地球表面,“廬”原指簡陋的房屋,組合後通過比喻将大地視為覆蓋萬物的“屋舍”,強調其包容性與承載功能。
-
文獻出處
- 最早見于西晉左思《魏都賦》:“傮響起,疑震霆,天宇駭,地廬驚。”此處以雷霆之聲的震撼力,突顯天地間的宏大場景。
- 唐代李峤詩句“申歌地廬駭,獻壽衢尊溢”亦用此詞渲染氣勢。
-
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古代詩文,表達對自然力量的敬畏或對廣闊空間的描寫,如清代牛焘《飲酒篇》中“頹然天地廬”展現超然物外的意境。
-
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主要作為文學或曆史研究中的古語詞,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其象征意義。
該詞通過“廬”的比喻賦予大地拟人化特征,是古代文人借物抒懷的典型表達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地廬(dì l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地和廬。地的拆分部首為土,筆畫數為3;廬的拆分部首為廣,筆畫數為5。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出現在《莊子·外篇·九品》中。
地廬一詞沒有繁體字形式,因為它是一個比較新的詞彙,沒有被記錄在傳統的繁體字字典中。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地廬的字形可能會略有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地”和“廬”的基本形狀。由于曆史演變,字形的差異是可以理解的。
以下是一些關于地廬的例句:
1. 這座建築物是一座地廬,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
2. 他定居在山裡,住進了一座簡陋的地廬。
3. 這個小村莊裡的人們都住在傳統的地廬裡。
一些可能的組詞包括:地下廬、山廬、田廬等。
地廬的近義詞可以是:茅舍、山居、木屋等。
地廬的反義詞可以是:樓房、大廈、高樓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