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品物的意思、品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品物的解釋

(1).猶萬物。《易·乾》:“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漢 蔡邕 《太尉汝南李公碑》:“惟清惟敏,品物以熙。”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釐革》:“宜革前弊,庶上下交泰,品物鹹通。”《宋史·樂志七》:“陽和啟蟄,品物皆春。” 明 宋濂 《松風閣記》:“天機一動,隨品物以流形。”

(2).指各類特定範圍之物。各種神物。《國語·楚語下》:“天子徧祀羣神品物。” 韋昭 注:“品物,謂若八蠟所祭貓虎昆蟲之類。”

(3).指各類特定範圍之物。各種肴馔。 唐 馮贽 《雲仙雜記·品物互徵古事》:“ 房璘 至人家,凡閲四筵,摘其品物,互徵古事,一一切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鴻漸》:“俄傾,羅酒漿,品物精潔。”

(4).物品,東西。 ********* 《浙東景物紀略·冰川紀秀》:“凡中國畫或水彩畫裡所用得着的各種點景的品物,都已經齊備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品物”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萬物
    指天地間一切事物,常見于古代文獻。如《易經·乾卦》提到“雲行雨施,品物流形”,意為自然規律下萬物成形;《宋史》中“陽和啟蟄,品物皆春”亦形容萬物複蘇之景。

  2. 特定類别之物

    • 神物:如《國語》記載天子祭祀時“遍祀群神品物”,此處指祭祀所用的各類神聖物品。
    • 肴馔:唐代文獻描述宴會時“摘其品物”,指不同種類的食物。
  3. 物品/東西
    泛指具體物件,如現代語境中的“危險品物流”“食品物料”等。

二、延伸用法

三、古今語境差異

古代多用于描述自然萬物或祭祀、宴飲中的分類物品;現代則擴展至物流、食品加工等領域,如“高剪切式粉碎機用于食品物料處理”。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例句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漢典》《國語》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品物

品物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品(品香之品,古代用于指物品、物質事物)和物(事物、東西)。拆分部首可以分為:品(口字旁)和物(牛字旁)。

品物的筆畫數為8,其中品的筆畫數為4,物的筆畫數為4。

來源

品物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發展的曆史。品物的拼音為“pǐn wù”,在古代漢語中,品物主要用于指代物品、事物。品物表示一種評價、判斷或描述事物的能力和品質。

繁體

品物的繁體字為「品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品物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品物的古漢字寫法為「品」的上面加一個「雲」字旁,下面是「又」字旁,「物」的左邊是「牛」字旁。古漢字寫法的演變是漢字發展過程中的一部分。

例句

1. 這個商店的品物非常齊全,你可以找到你所需的任何東西。

2. 她懂得品物之後,就越發看重質量而非數量。

3. 他隻收集那些珍稀的品物。

組詞

1. 珍品:指珍貴的物品。

2. 琳品:指珍貴的玉石、寶石。

3. 名品:指有名的特優産品。

近義詞

1. 物品:指具體的事物或物品。

2. 東西:指不具體指定的物品。

3. 什物:指不确定的事物或物品。

反義詞

空無:指沒有事物或物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