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損缺破。《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既龜貝積寝,緡繦專用,世代茲多,銷漏參倍。” 李善 注:“言錢之銷磨缺漏,或復三分,或至一倍也。” 劉良 注:“謂用錢年代多,則銷磨缺漏薄三倍也。”
“銷漏”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并未作為獨立詞條收錄,其含義需結合單字釋義及文獻用例進行考釋。從構詞法分析,“銷”本義為熔化金屬,《說文解字》釋作“铄金也”,引申出消除、耗費等義;“漏”原指器物滲水,《說文》注為“以銅受水,刻節”,後衍生出洩露、遺漏之意。
在明清白話文獻中可見組合使用,如《醒世姻緣傳》第二十二回載“恐事後銷漏,故此時禀明”,此處“銷漏”作“消除痕迹”解,指通過銷毀證據掩蓋事實。另見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部》記載“私和命案,最易銷漏”,該語境中特指司法程式中的證據湮滅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屬于曆史詞彙,現代法律術語已規範使用“銷毀證據”“證據滅失”等表述。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第三版)在“銷”字條目下收錄“銷痕滅迹”詞組,可作為理解“銷漏”古義的參考依據。
“銷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銷漏指物品因長期使用或自然損耗導緻的磨損、缺破,尤其常見于描述古代錢币的流通損耗。例如《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中提到:“既龜貝積寝,緡繦專用,世代茲多,銷漏參倍。”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日常交流中較少使用,但在研究曆史文獻或古代經濟時可能涉及。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文選》等典籍。
标首斃踣禀分博識步虛人赤苦沖挹蟲螘蹴球丹木德育疊料多虧方剛飛泉狗彘不若管總韓公帕環顧黃衣使者歡嘩化胎回轸火刑加颡姬呂近緣九坎就職繼養考古學科班出身科折寇盜連镳并轸斂戈令典聆受流刑莫落幕北木賜鬧米湯扭曲拗澀女後情戀情鐘趣談熱念掃滅室女座陶學士天涯若比鄰調音涕滂維持溫香協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