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諸肺腑的意思、銘諸肺腑的詳細解釋
銘諸肺腑的解釋
比喻永記不忘。
詞語分解
- 銘的解釋 銘 (銘) í 鑄、刻或寫在器物上記述生平、事迹或警誡自己的文字:銘刻。銘文。銘志。墓志銘。座右銘。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紀念,永志不忘:銘記。銘心。銘骨。銘諸肺腑(喻永記)。 中國古代用于銘刻的文字逐
- 肺腑的解釋 肺髒。内心深處;心腹這一席話的确發自肺腑公真知魏王肺腑也。;;《三國演義》詳細解釋.肺部。泛指人體的内髒。猶言心頭、胸口、肚子裡。《山經》引《相冢書》:“肺腑而能語,醫師色如土。” 宋 王安石 《
網絡擴展解釋
“銘諸肺腑”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míng zhū fèi fǔ,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比喻深刻銘記、永不忘卻。
- 字面解析:“銘”指刻寫,“諸”為“之于”的合音,“肺腑”代指内心深處,整體意為将某事刻入内心。
2.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來源:最早出自宋代王偁《東都事略·富弼傳》:“敢不置之枕席,銘諸肺腑,終老是戒。”。
- 語法功能:作謂語或定語,多用于比喻句,強調記憶的深刻性。
- 示例:如“七七事件讓中國人銘諸肺腑”,或古典小說《繪芳錄》中“銘諸肺腑,再圖後報”。
3.相關拓展
- 近義詞:刻骨銘心、銘記不忘。
- 反義詞:無動于衷、過眼雲煙。
- 英文翻譯:stick into somebody's mind(直譯為“深入某人腦海”)。
4.文化背景
- “銘”字本義為在器物上刻字(如鐘鼎文),後引申為銘記。成語通過“肺腑”這一人體器官的比喻,強化了情感或記憶的深刻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使用場景,可參考《東都事略》或古典小說《繪芳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銘諸肺腑
詞義:銘記在内心深處。
部首和筆畫:銘(金字旁,6畫)+ 諸(言字旁,10畫)+ 肺(月字旁,8畫)+ 腑(肉字旁,13畫)。
來源:《漢書·文德皇後傳》中有“銘記于肺腑”一詞,形容深刻銘記在内心深處。
繁體:銘諸肺腑。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特定寫法。
例句:我對老師的教誨深深銘刻在我肺腑之中。
組詞:銘記、肺腑之言。
近義詞:銘心、銘感。
反義詞:忘卻、遺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