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金川的意思、大金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金川的解釋

(1).土司名。 明 屬 金川寺 演化 禅師, 清 雍正 元年(公元1723年)置安撫司。治所在今 四川 金川 。轄境相當今 大金川 流域。 乾隆 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改流,置 阿爾古直隸廳 ,四十四年并入 美諾廳 。

(2).水名。 大渡河 的上遊,在 四川省 西北部。參見“ 大渡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金川

漢語詞典釋義

大金川是漢語中對特定地理與曆史實體的專稱,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地理河流名稱

    指中國四川省西北部的一條重要河流,為大渡河上遊的主要支流。其藏語名稱為“促浸”(意為“大河”),發源于青海、四川交界的果洛山脈,流經金川、丹巴等地,最終彙入大渡河。該流域以峽谷深切、水流湍急著稱,是川西高原的重要水系之一。其地理範圍在曆史上曾作為行政區劃名稱的由來。

  2. 曆史政區與土司名稱

    清代乾隆年間,朝廷将川西藏區劃為“大金川”與“小金川”兩大土司轄區。其中“大金川土司”轄地以今四川金川縣為中心,是嘉絨藏族的核心聚居區之一。18世紀中期的“大小金川之役”(1747–1776)即因土司叛亂引發,乾隆帝兩次派重兵征讨,最終平定後設立“懋功廳”管轄,這一事件被載入《清史稿》與《清高宗實錄》,成為清代治理西南邊疆的重要史實。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大金川”一詞的含義可從地理、曆史兩個層面綜合解釋,具體如下:

一、地理含義

  1. 河流名稱
    大金川是大渡河的上遊河段,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發源于大雪山脈,流經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最終與岷江彙合。
    水系關系:大金川與小金川交彙後形成大渡河,而大渡河是岷江的重要支流(注:部分資料可能誤将大金川直接标注為岷江支流,需以權威表述為準)。

  2. 地域範圍
    曆史上“大金川”也指代以該流域為中心的土司轄區,大緻涵蓋今四川金川縣及周邊區域。

二、曆史含義

  1. 土司制度
    大金川在明清時期為土司屬地,明屬金川寺演化禅師管轄,清雍正元年(1723年)設安撫司。乾隆年間因土司叛亂,清廷平定後廢除土司制度,改設行政機構管理。

  2. 軍事事件
    清乾隆時期(1776年前後)爆發“大小金川之役”,朝廷耗時多年平定當地土司叛亂,後将大金川地區劃歸阿爾古直隸廳,最終并入美諾廳。

三、補充說明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或地方志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寶曆貶伐草根長潸癫狂刁風弄月讀奏帆楫燔炰繁囿富羨剛德港浦工農速成中學貢試瑰稱貴真海瑞罷官蒿露壺罍徼名挾提灸瘡技用駒齒未落磕頭撞腦連拒六尺亂飛羅地啰蘇賣國求榮買命煤氣罐孟贲名公巨人鬧意見剽聞貧國千方萬計前後眼鉛霜撬竊伸張勢家輸入阻抗天下為家停辦庭除投栖兔窟托財外江話灣澳溫惠吳舠轄境弦歌宰嚣訟謝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