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壺罍的意思、壺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壺罍的解釋

古代盛酒器,禮器的一種。《宋史·禮志四》:“太尊、山尊、著尊、犧尊、象尊各二,壺尊六,皆設而弗酌。尊加羃。犧尊、象尊、壺尊、犧罍、象罍、壺罍各五,加勺、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壺罍是中國古代青銅禮器中的盛酒器組合,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定義

壺罍指壺與罍兩類青銅器的組合稱謂,主要用于祭祀或宴飨場合的盛酒儀式。兩者雖常并列出現,但形制功能有别:

二、形制特征

  1. 壺的形制:圓形為主,另有方壺、扁壺等變體,春秋戰國出現瓠形壺。
  2. 罍的形制:分方罍(商代流行)與圓罍(西周多見),肩部多鑄獸首耳,腹部設鼻鈕便于搬運。

三、禮制功能

在周代禮制中,壺罍組合具有嚴格等級象征:

四、考古佐證

商周墓葬出土實物證實:

需查看完整考古資料可參考《中國青銅器全集》等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壺罍的意思

壺罍(hú léi)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它可以指代兩種不同的東西:

1. 壺:指一種容器,一般是用來盛放液體的器皿。比如:茶壺、酒壺等。

2. 罍:指一種祭祀用的器具,用來盛放酒或其他供品。在古代,君主或貴族進行祭祀活動時,會使用罍來祭祀神祇。

拆分部首和筆畫

壺字的部首是口字旁,罍字的部首是缶字罿。它們的筆畫分别如下:

壺:3畫(一畫交叉寫,兩筆并行寫)

罍:17畫(一劃橫,一筆豎,一橫折,一撇,一撇舉,一點,一橫,一點,一撇,一橫折,一拐彎,一鈎,一撇)

來源和繁體

壺罍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後來逐漸演變成今天我們所使用的字形。在繁體字中,“壺”和“罍”的形狀都會有細微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壺字寫作“壺”,字形較為簡潔。而罍字寫作“酴”,與現代稍有不同。

例句

1. 這個茶壺可以裝入一升水。

2. 在祭祀儀式上,王族會用罍來祭拜神明。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茶壺、水壺、酒壺、酒罍、祭罍

近義詞:瓶、盅、甕

反義詞:瓦斯爐、盤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