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ont courtyard;courtyard] 庭前階下,庭院
不獨春光堪醉客,庭除長見好花開。——李鹹用《題陳将軍别墅》
(1).庭階。 晉 曹摅 《思友人》詩:“密雲翳陽景,霖潦淹庭除。” 唐 劉兼 《對鏡》詩:“風送竹聲侵枕簟,月移花影過庭除。” 元 無名氏 《梧桐葉》第二折:“搦管下庭除,書作相思字。”
(2).庭院。 唐 袁郊 《甘澤謠·紅線》:“時夜将傳,轅門已閉。杖策庭除,唯 紅綫 從行。” 宋 陸遊 《大雨》詩:“幾席亂鼃黽,庭除泳鵝鴨。”
“庭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庭除(tíng chú) 指庭前階下 或庭院,即房屋前的台階與院落空間。該詞由“庭”(院落)和“除”(台階)組合而成,常見于古典詩文。
庭階(台階部分)
如晉代曹摅《思友人》中“霖潦淹庭除”,描述雨水淹沒台階的情景。
庭院(整體院落)
唐代李鹹用《題陳将軍别墅》中“庭除長見好花開”,指整個庭院中鮮花盛開。
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若描述台階積水、清掃等動作,多指“庭階”;若涉及整體景觀或活動,則指“庭院”。
(參考來源:漢典、滬江詞典等多部辭書及詩文注釋)
《庭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清除、排除。指除去門戶之内的一切雜物或者排除門戶之外一切雜人。
《庭除》由“廣”、“戎”、“巾”組成。
部首“廣”表示廣場;部首“戎”表示兵器;部首“巾”表示巾帼。
《庭除》共有12個筆畫。
《庭除》最早出自《尚書》,原義是要“把外面的人都除去”。
《庭除》的繁體字是「廳除」。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庭除》當中的“廣”在古代寫作“廠”;“戎”寫作“戈”;“巾”寫作“帀”。整個漢字會更加象形。
庭除門前的雜物,讓庭院更加整潔明亮。
庭院、庭長、除夕、校除、除外。
清理、排除、清除。
收納、接納、容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