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兔子的巢穴。亦喻隱居之地。 宋 程俱 《山中對酒》詩:“何年顧兔窟,桂子落山腹。” 元 袁桷 《客舍書事》詩之六:“犬能搜兔窟,馬解避馳車。”
(2).“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之處甚多,避禍有術。 明 田藝蘅 《留青日劄·嚴嵩》:“ 郿塢 久營,兔窟多術,安能根連株拔,風翦霆滅。”
(3).指明月。 清 陳維崧 《月當廳·虎丘中秋柬蘧庵先生用梅溪詞韻》:“斜倚廣寒,一望兔窟清深。”
“兔窟”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tù kū,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釋:
字面意義
指兔子的巢穴,也可比喻隱士的居所。例如元代袁桷《客舍書事》中的“犬能搜兔窟,馬解避馳車”,即以“兔窟”代指兔子的洞穴。
引申比喻
源自成語“狡兔三窟”,比喻藏身之處多、善于避禍的生存策略。明代田藝蘅《留青日劄》中“郿塢久營,兔窟多術”,即用此意強調權謀者的周密布局。
文學意象
古代詩詞中常以“兔窟”代指月亮。如清代陳維崧《月當廳·虎丘中秋》中“斜倚廣寒,一望兔窟清深”,将月亮比作兔子的居所,暗含神話色彩。
該詞既有自然生物的具象表達,又承載了文化隱喻和詩意想象。如需更多古詩用例,中的文獻來源。
兔窟是指兔子居住或栖息的地方,可以是洞穴或地下的巢穴。
兔窟的部首是⽝字的“⽝”,它有2個筆畫。
兔窟這個詞來源于漢語,兔子十分喜歡在地下挖洞,用來築巢居住。因此,人們形象地稱兔子居住的地方為兔窟。在繁體字中,兔窟的寫法為「兔窟」。
在古代漢字中,兔窟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古代文獻的稀少,我們沒有找到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
1. 公園裡有許多山坡,兔子們在山坡上築起了自己的兔窟。
2. 獵人們在兔窟附近設下了陷阱,希望能抓住一些野兔。
3. 這片農田裡有很多兔窟,兔子給莊稼帶來了很多破壞。
1. 兔巢:兔子築巢居住的地方。
2. 兔洞:兔子挖掘的洞穴。
1. 兔穴:兔子栖居的地方。
2. 兔窩:兔子居住的地方。
1. 人居:人類居住的地方。
2. 兔子:兔窟的主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