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剛德的意思、剛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剛德的解釋

剛健之德,陽剛之道。《左傳·文公五年》:“《商書》曰:‘沉漸剛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沒乎!天為剛德,猶不幹時,況在人乎?”《古文苑·班固<十八侯銘·王陵>》:“明明丞相,天賦庭直,剛德正行,不枉不曲。” 章樵 注:“其剛正蓋得之天性也。”《世說新語·排調》“頭責 秦子羽 ” 劉孝标 注引 晉 張敏 《頭責子羽》:“頭曰:‘子所謂天刑地網,剛德之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剛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剛健正直的品德,常指代陽剛之道或堅韌不拔的精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剛健之德
    指性格剛強、正直不屈的品德,強調内在的堅韌與正氣。例如《左傳》提到“天為剛德”,将剛德視為與天理相符的品質。
  2. 陽剛之道
    源自《周易》中“陽剛”的哲學概念,主張以剛強、果決的态度處世,與“柔德”形成對比。

二、詞源與文獻出處

  1. 古代典籍
    • 《左傳·文公五年》引用《商書》中的“沉漸剛克,高明柔克”,提出剛德與柔德的平衡。
    • 班固《十八侯銘·王陵》贊頌“剛德正行,不枉不曲”,強調正直不阿的品性。
  2. 詩詞引用
    宋代詩人如方回、戴複古等常在作品中融入“剛德”,例如:“可比至剛德”“此心一片陽剛德”。

三、文化内涵

  1. 儒家推崇的美德
    剛德被視為君子應具備的品質,與“仁”“義”并列,體現對原則的堅守。
  2. 命名寓意
    作為人名時,寄寓剛強正直、德行兼備之意(如“智勇雙全,武官大吉”)。

四、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剛德”多用于文學或學術領域,描述人物性格或哲學讨論,例如:“天刑地網,剛德之尤”(《世說新語》注引)。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古文苑》等古籍原文,或查閱線上詞典如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剛德》的意思和來源

《剛德》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表示一個人的品德或道德方面的特質。它強調個人的堅強和剛毅,同時也包含了正直、誠實等積極的品德觀念。

《剛德》一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剛和德。

拆分部首和筆畫

剛的部首是刀,它共有二筆。

德的部首是彳,它共有二筆。

繁體字

《剛德》的繁體字是「剛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剛」字的寫法可能為「䇄」或「堈」。而「德」字的寫法可能為「廸」或「惪」。

例句

他的剛德使他得到了許多人的尊敬。

他的剛德讓他能夠堅持自己的信念。

組詞

剛毅、剛正、德行、德高望重。

近義詞

剛正、剛毅、骨氣、勇往直前。

反義詞

懦弱、軟弱、品行不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