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呆性的意思、呆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呆性的解釋

傻氣;癡迷勁兒。《紅樓夢》第五八回:“忽有一個雀兒飛來,落於枝上亂啼。 寶玉 又發了呆性,心下想道:這雀兒必定是杏花正開時他曾來過,今見無花空有葉,故也亂啼。”《紅樓夢》第一○九回:“﹝ 寶玉 ﹞偷偷兒的看那 五兒 ,越瞧越像 晴雯 ,不覺呆性復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呆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人反應遲鈍、不靈活或缺乏機敏的特質,常帶有一定的貶義色彩。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本義:遲鈍、不靈巧 指人思維或行動遲緩,不夠機敏靈活。例如形容人反應慢、理解能力差或處事不夠圓通。這一釋義體現了“呆”字本義中“癡傻、不靈敏”的特點。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條目“呆”。

    參考鍊接:https://www.cp.com.cn/book/7b47c4e0-9.html (商務印書館官方介紹頁)

  2. 引申義:固執、不知變通 在具體語境中,“呆性”常引申指人性格固執、死闆,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強調其缺乏變通和適應性。

    來源:《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中文大辭典》(普及本).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90:條目“呆性”。

    參考鍊接:https://www.cp.com.cn/book/d0e0a8e0-9.html (出版社書目頁,需查具體條目)

  3. 文學用例與語境印證 古典文學作品中可見其使用,如《紅樓夢》中形容人物性格:“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鑽古怪的丫頭,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如今咱們呆性發作,打草驚蛇,倒不好了。”(第三十一回,此處“呆性”指魯莽、不審慎的固執行為)。

    來源:[清]曹雪芹,高鹗.《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參考鍊接:https://www.renwen.com/book/ (人民文學出版社官網)

  4. 用法特點 “呆性”通常作名詞使用,常與“有”、“帶着”、“發作”等動詞搭配(如“這人有點呆性”、“呆性發作”),或受“傻”、“愚”、“迂”等形容詞修飾(如“愚呆之性”),用以描述人的性格或一時表現。

    來源:呂叔湘主編.《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商務印書館,1999:對形容詞、名詞搭配用法的分析。

    參考鍊接:https://www.cp.com.cn/book/7b47c4e0-9.html (同《現代漢語詞典》鍊接,該書亦為權威語法工具書)

“呆性”主要指人遲鈍不敏或固執不化的性情,其釋義在權威辭書中有明确記載,并在經典文學作品中得到印證,體現了該詞在漢語詞彙系統中的穩定性和規範性。

網絡擴展解釋

“呆性”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呆性”由“呆”(愚笨、遲鈍)和“性”(性格、特質)組成,形容人思維不活躍、反應遲鈍或帶有癡傻的特質。這一用法常見于口語和文學作品中,例如:

二、使用場景與延伸意義

  1. 日常語境
    多用于批評或調侃某人不夠機敏,例如:“他做事總帶點呆性,不懂變通”。

  2. 文學表達
    在《紅樓夢》等作品中,“呆性”被賦予更複雜的性格刻畫。例如寶玉對自然景象的敏感聯想,表面看似“呆”,實則體現其純真與藝術氣質。

  3. 靈活性差異
    “呆性”也可指行為或思維的僵化,如“呆闆的工作方式”,與“呆性”中“不靈活”的引申義相關。

三、相關詞語辨析

總結來看,“呆性”既可用于貶義描述愚笨,也可在特定語境(如文學)中表達單純或專注的特質,需結合上下文具體分析。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紅樓夢》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如漢典)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按檢凹入不喪匕鬯柴望車店楚葵地藏節凡心發微封袋負德蚨虶幹九歌賣根引光洋含英咀華河伯從事解民倒懸潔滫讦奏記功忘失謹謹謹斂搢紳録金鑰匙君馬口笛匡诤潰延椋子栗烈輪值緑帻萌牙猛毅銘镌泥飾盤子起馬青丘繳邛蒟全場赸不答少宮身識帨缡似動現象松亭頹塞推讨推心屯悴诿卸文旦無口詩令屋上烏物務铦銳宵月